本报记者 厉敏 通讯员 徐健 王铸
4月2日,山东五征集团人才招聘团“满载而归”。半个多月来,他们带着300个就业岗位奔赴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省内外高校举办招聘专场,经初选后带回了900余份求职简历。
“年初确定的120名大学生招聘计划早在元旦前就完成了,”招聘负责人王学文说,“再次招聘是姜卫东董事长‘两会’归来后的提议,又为学子们带来了300个岗位!”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全面滑坡,作为国内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行业领军企业的五征集团也未能幸免——去年第四季度产销量还不到往年的1/3!
危机面前,不少企业选择了裁员。同样是困境之中的五征集团却逆势而为,不仅公开承诺“不裁员”,还为休班职工增发了工资补贴。
寒潮下的五征没有消极等待。借助国家应对危机、拉动内需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五征加速产品创新、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出了自主研发的两款主打车型和一批农业装备产品,以高品质的产品在市场风浪中寻求“蝶变”机遇,企业经营迅速“触底反弹”,日销量连创新高。春节过后,五征新招收职工700余人,其中300多人是返乡农民工。
3月初,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姜卫东带着“冬去春来”的喜悦进京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会上讨论,会下交流,‘大学生就业难’是热门话题;温总理更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姜卫东说,“作为受益于国家政策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是否应更主动地承担一些责任?”
经过深思熟虑,3月14日,从北京归来的姜卫东向董事会提出了“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建议。“一方面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在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人才。五征正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变,需要的人才将越来越多,前些年入厂的大学生经过锻炼,大多数已成为生产、技术和管理中坚,成为企业发展离不开的人才。”
于是,在他的倡导下,董事会正式决定:再扩招300名大学毕业生。
增招300人,意味着企业每年得多支出工资、福利等近1000万元。“国家为我们解难,我们也应该为国家分忧,”姜卫东说,“每个大学生背后都有一个满怀期待的家庭,虽说这样的投入短期内并不能创造实际效益,但这些付出是值得的。”
对此举,五莲县委书记崔亮表示,在面临企业生存和社会责任双重考验的时刻,“五征”扛起了县域经济龙头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