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两会期间,记者发现日照市委书记杨军代表手里有个“民情本”,里面记满了他在调研中了解到的民情民意。今年两会,记者惊喜地发现他手里又多了一本小册子——《日照市民生手册》。
小册子并不“小”,厚厚一本,有359页。翻开来浏览一下,从学校教育、求职就业、投资创业,到婚姻生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再到惠农政策、土地房屋、交通运输等,凡是政府部门向群众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办事程序、办理期限,都写得明明白白,一目了然。此外,手册还收录了各种投诉、举报、咨询电话和公交、列车、航班的班次、时刻表……可以说,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解答。据悉,这份《民生手册》整整印了100万册,免费发放到了全市城乡的每家每户。
从去年的“民情本”,到今年的《民生手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杨军代表解释说,我个人的“民情本”,主要是随时记录在工作中发现的民情民意。把民情民意收集起来,目的是用作决策参考,创新工作思路和措施,形成有效解决民生问题的机制。
近几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高度重视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去年提出办五件实事,今年的报告提出再办五件实事。市、县两级政府每年也都承诺为老百姓办若干件实事。要兑现政府承诺,办成这些实事,必须通过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去落实。日照市编印发放《民生手册》,是创新民生工作,形成有效机制的一个尝试。一是方便群众办事,群众通过手册可以了解到自己应该享有的权益,了解到办事程序。二是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督促政府部门严格履行服务承诺。
这些期望在日照基层是否得到了落实?记者找到了日照东港区南湖镇西沈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彭贤功代表和莒县城阳镇岳家村党支部书记许传江代表。彭贤功把《民生手册》叫作“民生百科全书”。他说,以前,上边来了新政策,都是用村里的大喇叭喊一喊,说的说不清楚,听的听不明白。现在,有啥问题,看看小册子,不行再打个电话,就明白了。比如说,村里增加宅基地,必须报批。有些村民认为是村干部从中阻拦,想捞点好处。查了《民生手册》,他们知道这是国家政策明文规定,群众心里亮堂了,干群矛盾随之化解。
与彭贤功代表不同,许传江代表感受更强烈的是政府部门的变化。他说,村里经常有人托他到县和市里办事,每次他都揣上那本《民生手册》,“理直气壮”地站在工作人员面前。哪些政策走了样、打了折扣,他都对照手册,一一指出。他说,几次下来,他发现这个手册很管用,“有威力”,机关办事人员的脸好看了,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他很满意。
(原载《大众日报》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