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孟锋 通讯员 赵德) 2月15日,从市教育局传来一个好消息,今年七八月份,我市将公开招考一批中小学教师,继续为城乡教师队伍“输血”。
从10日召开的2009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还传出不少新信息——
■关键词:新课改
今年,我市将高度重视音体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设,不随意增删课程和课时。加强对市直学校的规范管理和指导,推动学校建文化、出特色、办精品,发挥好样板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高中学校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建立学生选修课和走班制度,满足学生对课程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大力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进一步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勤奋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
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切实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和健康体检制度。
■关键词:考试
在中小学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初中学生实行学业考试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相结合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完善《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报告》,高中学生实行以学分认定、学业水平考试、基础素养评价为内容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招生考试制度。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改革高中招生制度,在评价基础上,将高中半数以上招生指标分配到高中学校服务区内各初中学校。
■关键词:办学
有序推进农村中小学“211工程”(即热水、热饭、取暖、改厕)试点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实施农村中小学音体美教学器材配备工程和图书阅览室建设工程,全面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大对城区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建立优质教育学校与城区薄弱学校联合办学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统一框架和管理机制,促进薄弱学校提升办学水平。
■关键词:职业教育
引导家长、学生理性选择职业教育,加强高中段招生的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推广“双元制”办学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行半工半读制度,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习制度,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学生顶岗实习一年制度,积极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大力推动仿真、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提高教学资源基本质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质量评价观,强化办学水平评估,把教学质量作为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教师
组织城镇教师分期分批到农村基层学校任教。组织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子,进行校际间教师交流。建立骨干教师联系农村学校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充分考虑国家课程设置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加大新教师补充工作力度,力求年内新进一批年轻教师,满足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逐步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老化和结构性匮乏问题。
■关键词:惠民政策
义务教育阶段认真落实经费保障新机制,做好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普通高中落实好政府助学金制度。中等职业学校继续实行国家助学金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政策;根据国家和省部署,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高等教育继续实行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政策。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