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日照抗震救灾备忘录

来源:黄海晨刊 发布时间:2009-02-09 08:16:00

抗震救灾行动

最早

地震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对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作出批示,并带头捐款、献血。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于5月13日晚发出通知,对支援灾区开展救灾捐赠作出具体安排。5月14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安灾区救灾工作,决定安排100万元专款支援灾区,并成立由10多个部门参加的日照市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我市做出紧急动员和部署,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向灾区派出了消防救灾应急队、卫生监督队、公路抢通保通突击队和安置房安装队,同时最早组织开展了“为抗震救灾献爱心、为发展稳定做贡献”活动,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支援抗震救灾大行动。

捐款献血

最多

在规模空前的捐助热潮中,我市捐赠款物累计达21055.7万元,是我市历史上捐助最多的一次,总量居全省第六位,人均居全省第二位;献血量达120万毫升,交纳特殊党费2397.2万元。这次抗震救灾捐赠活动,各级重视程度,组织发动之广泛,行动之迅速,捐款数额之多,均创造了日照救灾捐赠史上的新纪录。

救灾抢修队伍人员

最累

我市赴北川道路抢通保通突击队保通任务位置最偏远、抢通难度最大、施工条件最艰险、保通线路最长。

6月5日下午5点30分,这支由46名队员组成,配有21台(套)先进设备的突击队启程了。突击队日夜兼程。6月9日,所有车辆到达江油市集结,与先期到达的2名先遣队员会合。此后继续连夜行军,绕行600余公里,经平武、黄龙、松潘、茂县等地,终于在6月13日晚7点历经八天长途跋涉后,抵达施工地点北川县小坝乡。

经过80天的道路抢通保通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

农民救灾志愿队

最牛

在抗震救灾之前,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农民,老实巴交地干着自家地里的活儿,盼望着一年里能有个好收成,给老婆换两身新衣,给孩子买一件玩具,给老人买点儿点心。他们,是中国无数纯朴农民中的一员,过着平凡而平静的生活。

2008年5月12日的下午,电视里的画面改变了这一切。10位莒县农民开着一辆农用三轮车,带着50公斤最具山东印记的煎饼,扛着10把铁锨和洋镐,跨越了地图上那27厘米的直线距离,行程3000公里,在不经意间成为受到20万人关注的四川地震中最牛的救援队!

黄土救助站总共有300顶帐篷,有200多顶是他们搭建的。而他们自己却只能住在车上。

回到山东后,莒县县委、县政府为他们发放了6000元的慰问金,他们把这钱也捐给了安县黄土镇受灾群众安置区的帐篷学校,而这所学校,就是他们亲手搭建的。

安康家园

最大

我市积极主动地接收安置灾区儿童学生,高标准建设了“安康家园”,共妥善接收安置灾区儿童学生631人,其中日照“安康家园”接收安置20批、共605人,是全省安置灾区儿童最多的城市之一。日照安康家园接收的孩子中年龄最小的3岁,最大的19岁,这里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安康家园配备专职“安康阿姨”100余名,专职负责儿童生活起居,平均年龄29岁,90%有幼师教育、医护工作经历,并全部进行了心理疏导及家庭护理知识培训。

孩子被定向安置在日照市实验学校(幼儿园到初中部)、日照一中(高中部)就读。

对口恢复重建规划

最快

在过渡安置板房建设中,从第一批援建物资安全运抵到第一批板房主体安装全部结束,仅用24天,使桃龙乡成为北川西北没有直通的乡镇中,第一个开工、第一个完工的乡,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我市及时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对固定的工作班子,科学制订援建桃龙乡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统筹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展开各项援建工作,成为第一个完成北川西北10乡镇过渡安置援建任务的对口支援市。

独擎军旗救灾

最棒

5月12日,杨军正在老家北川准备第二天的婚礼。地震发生后,死里逃生的他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先后和村民救出43名被困村民,翻山越岭18个小时安全转移480余名群众。之后,他又参加到部队抗震救灾一线,参与了失事直升机的搜救和帮助当地村民抢收农作物。

日照人创作诗歌

最感人

地震发生后,一首为纪念地震中遇难的学生而写的诗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在各大网站、电视台和报纸上广为流传,感动了十三亿国人。这位诗歌的作者苏善生,当时正在日照某企业供职。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