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我市21条“经济新政”为企业“送暖”

来源:黄海晨刊 发布时间:2009-02-09 08:34:00

本报讯(记者 林夕)“面对困难,我们与你共同应对”。在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前,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推出了《关于支持工业发展的意见》,从加大对企业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拓展融资渠道、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三个方面制订了21条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我市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在政策支持方面,市委、市政府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出资1亿元建立了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项目贴息、扶持和风险补偿等。对列入省技改导向计划、市百项重点工业项目的企业,经批准两年内减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项目建设收费。对困难企业、市百项重点项目企业缴纳的河道维护费两年内予以全部免除;两年内对市重点企业按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的30%予以返还。对临港工业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投产后一年内实现地方税收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一次性安排技术研发资金50万元,实现地方税收300万元以上,给予100万元,实现地方税收500万元,给予300万元。对列入市级以上重点的技术改造和创新项目,新增设备折旧年限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加速30%—40%,最低折旧年限不低于规定折旧年限的60%。

在金融支持方面,为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我市积极鼓励发展各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建立完善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对开展企业信用担保业务的担保公司,经审核确认,按年度新增担保额的0.5%给予风险补偿。市财政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专项扶持资金,对担保机构取得的收入3年内免征营业税。通过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我市打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形成了资金输入“洼地效应”。统计显示,2008年,全市银行信用总额860亿元,比年初增加145亿元,其中,市外股份制银行信用总量119亿元,比年初增加49亿元。

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我市严格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对保留的收费项目在征收时一律不得突破最低标准。日照经济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一口”收费制度。我市还全面清理和规范针对企业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培训等活动,凡无法律法规依据或中央及省文件没有明确规定的一律取消,市以下政府部门不再保留自行设置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确实需要的,须经市政府批准。

制定口岸优惠政策,支持出口企业发展。日照海关、日照检验检疫局、日照边检站迅速出台一系列口岸优惠政策,从各个方面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为出口企业开通绿色通道。

日照海关对日照辖区企业推行“多点报关,口岸验收”,允许企业在青岛关区内就近选择报关地,办理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手续;对低风险企业及商品降低查验比率和取样送检比例;完善企业分类管理,缩短对A类、AA类企业评定时间,在企业提供银行等金融机构担保的前提下,采取先放后税等快速通关措施。

日照检验检疫局对基本具备自主报检资格的进出口诚信企业,优先开通直通式电子报检业务,对出口法检货物实施“口岸直通式”监管模式,对目录外的货物在产地监管、检疫的基础上直接签发通关单放行,变两次申报为一次申报,在日照港口岸建立集中口岸查验业务、集中查验地点、集中人力的“三集中”进出境货物查验方式。对出口工业品一类企业抽检10%以下,二类企业抽检30%以下,免于批批查验。

日照边检站以快进快出为目标,在正常情况下保证两个100%,即到港船舶100%实行预检,100%靠泊即可作业、完货即可离港。

国际金融动荡,不少中小企业资金链紧绷如弦,随时有断裂之虞。

“企业破产今非昔比,现在破的是担保的骨干企业,破的是区域的金融环境。联保企业群体一家断链,将危及整体”。基于此认识,我市明确提出决不轻言破产,在对资金链薄弱的企业详细摸底排查后,采取“银行缓一块、担保担一块、财政支持一块、土地使用性质转换再抵押一块”等保链组合拳措施,成功化解了日照华泰食品有限公司、日照三木集团等企业30多亿元、涉及近两万人就业的资金风险。

针对许多企业挤占流动资金搞项目建设,造成短时间内还款压力增大、流资紧张的状况,我市适时调整转为项目贷款,延长还款时间,缓解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之压。还争取海关在日照港石臼港区和岚山港区分设铁矿粉保税仓库,使有关公司矿粉原料库存由原来两三个月压缩到现在7天左右,可减少资金占用50多亿元。

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极大地增强了我市企业家应对金融危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斗志。调查显示,我市绝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比预计得要好,不少企业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霾,开始复苏和振兴。日照港1月份完成吞吐量1336万吨,创1月份历史单月最好水平。

“政府竭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生存发展环境,再干不好,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了。”鲁圣集团董事长郑淑胜如是说。这同时也是我市企业负责人的普遍心声。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