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2月2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深入莒县部分乡镇、村和企业调研。他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全委会议精神,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增信心、抓落实、保增长、重民生,推动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市委常委、秘书长王斌及莒县主要负责人参加活动。
春节黄金周刚结束,杨军先后来到晨曦集团、日钢辅料基地,洛河镇宅科村、果庄乡大崖头村特色农业生产现场,小仕阳水库除险加固现场,详细询问生产状况,与乡村、企业的同志一起分析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共同探讨下步应对措施,为企业发展、为农民增收加油、鼓劲。
晨曦集团新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杨军对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企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持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日钢辅料基地,当听到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中央、省市一系列政策带来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时,杨军说,要抓住机遇,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力争为山东精品钢铁基地建设作出新贡献。
在洛河镇宅科村、果庄乡大崖头村,杨军实地查看了大棚油桃、黄烟等特色农业生产情况,并深入农户家中,问收入、问打算、问惠农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在宅科村商兆奎家中,杨军与商兆奎一家人促膝长谈。商兆奎说,去年家里种了40亩黄烟,两个孩子在外打工,全家收入近12万元。今年,黄烟种植依旧看好,儿子已经返城工作。杨军代表市委、市政府给乡亲们拜年,并祝愿他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调研途中,杨军听取了莒县去年工作情况和今年工作安排的汇报,对莒县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对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要认真学习中央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当前,要抓住中央、省市扩大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抓住项目资金向“三农”、民生倾斜的有利时机,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抓好中央、省市惠民政策的落实。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调整农业结构、壮大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加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全力扩大农业农村投资,加快推进“家电下乡”,完善商贸物流设施体系,促进农村住房、耐用消费品、农用机械等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切实做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重视做好回乡务工人员生产生活安排。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做好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好麦田管理和抗旱工作,努力夺取粮食丰收。
杨军强调,县域经济是当前我市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全市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优势所在。要始终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摆上重要位置,将其作为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重要增长点,作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环节,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要围绕大项目建设和重大基础项目落地,大力支持和扶持骨干企业发展,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危机,加快培植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要坚持招商引资,提高开放和产业聚集水平。主动对接鲁南临海产业区和半岛城市群,加快区域合作进程,努力提高县域经济开放度,着力搭建对外开放新平台和产业集聚发展新载体。通过招商引资,以项目拉动投资、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强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实力。
杨军最后强调,当前,我市发展思路、目标任务非常明确。各级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抢抓发展机遇,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今年1月份,经过全市各级各企业的共同努力,实现了首月开门红。要再接再厉,坚持早启动、早调度、早落实,精心组织经济运行,努力实现首季开门好,为我市全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