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我市首次实行孤残儿童集中养护

来源:日照日报 发布时间:2009-01-16 07:57:00

本报讯(记者 张兴杰 通讯员 张守佳 朱继生)1月11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自2008年10月26日我市对孤残儿童集中养护以来,多家单位、企业和个人纷纷为其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2000余元。市民政局局长何子安告诉记者,对孤残儿童实行集中养护,在我市尚属首次。

这15名集中养护的孤残儿童多数有智力障碍或者身体残疾或者重大疾病。

市社会福利院于1996年开始投资建设,2001年基本建成,是我市目前唯一的集弃婴、孤儿、城市“三无”老人收养,老年人代养、医疗、康复保健及社区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

由于当初建设配套资金困难,有些辅助服务设备设施、医疗康复训练设备设施等没有配套到位,不能很好地对弃婴和孤残儿童集中养护,只能从福彩公益金中拿出部分资金作为孤残儿童的生活费用,将其寄养或代养到群众家中。

因各种客观条件,这些寄养或代养的弃婴或孤残儿童仅限于吃饱穿暖,身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化成长等特征均不能正常发展,更不能很好地结合残疾儿童身体、生理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和功能训练。

为此,市民政部门多方筹措资金,维修房屋,划定专门区域,建立康馨园,完善配套孤残儿童生活、医疗、康复、教育设备设施,配备了婴儿室、育婴室、儿童室、康复训练室、娱乐室。自2008年10月26日起,将原来分散寄养或代养的15名弃婴和孤残儿童全部纳入市社会福利院进行集中养护,使我市孤残儿童救助工作有了实质性突破和进展。

孤残儿童集中养护,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效为,副市长解世增相继带领市民政、财政、教育、卫生等部门负责同志就社会福利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特意看望了被集中养护的孤残儿童,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具体要求;社会各界纷纷为集中养护的弃婴和孤残儿童献爱心;市社会福利院聘请专家制定孤残儿童的康复医疗实施方案,建立医疗康复训练计划,定期聘请医疗专家给孩子们做康复训练和智力开发。特地聘请经验丰富的3名护理人员精心照顾。根据孩子们不同的饮食习惯,指定专人,负责养护儿童的伙食,每餐四菜一汤,变换花样,并注重营养搭配;工作人员纷纷从家里拿来自己孩子穿的衣服、孩子爱吃的食品、爱玩的玩具,有的还时常将其带回家里照顾。

2岁多的脑瘫患儿民涛,刚来时在学步车中用脚蹬着向后挪步,经过护理人员近一个月的康复训练后,现在已经能够向前挪步了;6岁的脑瘫患儿乐乐,刚来时很瘦,在护理人员的精心喂养下,现在也慢慢地变胖了,而且还能用眼神和人们交流;弃婴民安刚来时,性格内向,见人就把头埋在胸前,护理人员向前和她交流说话,她就把眼光避开或哭闹不停,在经过工作人员一段时间的耐心训练后,现在也有说有笑了……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唇裂、腭裂、双眼斜视四种残疾的孤儿民生,从8岁到16岁,每隔几年就做一次手术治疗,鉴于我市的医疗条件不成熟,先后去济南齐鲁医院做了先天性心脏手术,到烟台做了腭裂修补手术、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做了唇裂手术和发音矫正练习,效果明显。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弃婴民恩,经过省内外医疗专家多次会诊,一岁左右在济南军区心血管病医院做心脏手术,目前身体完全康复,送至幼儿园学习。

民生、民恩、民安、民涛……一个个名字蕴含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故事折射着“改善民生、服务民生”的深情厚谊,一份份真情演绎着生动、鲜活的“以民为本”的丰厚内涵。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