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日照籍清末才子善本现身港城

来源:文教周刊 发布时间:2008-04-12 09:21:56

  本报讯(记者 孟凡星)3月16日,沉睡了百年的《松月藤花轩诗抄》被市图书馆助理馆员单雪刚一双慧眼发现,这是今年我市古籍保护工作又一喜讯。

  《松月藤花轩诗抄》是清末民初莒县人赵子蕃的诗集,其诗对仗工巧,隶事精切,词采富艳,诗风典赡华靡,属于典型的近代晚唐诗派。迄今,除山东图书馆收藏的其修编的赵氏族谱外,这是赵子蕃唯一一部存世诗集。

  赵子蕃,字晋三,又晋仙,莒县城阳陈家楼村人氏,约生于1867年(待考),卒年不详。曾参加全国诗选,获山东省第一名,一时名声乍起。清禀贡生,科岁试辄掇前列,最初就职于鸿胪寺序班①,后任试用训导,因绩优欲被优先委以重用,后清灭亡,不得志。

  该书由市图书馆助理馆员单雪刚在废旧物品回收站发现,用油皮纸包得很工整,虽天头受潮,序言也天头破损,但除封面的松字破损外,其他皆保存完好,品相七、八成新。经单雪刚初步调查,作为地方文献,受清末民初时局混乱影响,此书不可能有大的发行量,印量极少,可能已成为珍贵的清末“善本”。

  《松月藤花轩诗抄》共收录诗人128首诗,并有自序和友人的敬序,结构完整。创作时间跨度很长,贯穿赵子蕃的青年至暮年。内容主要为摹山临水,抒发自己的感情,融景入诗,融情于诗,诗中有画,诗意缠绵绮丽,清新隽永,读后身临其境,留恋忘返。如其《孤舟夜泊》:“夜泊芦滩棹未停,鹭鸥惊起梦方醒,邻舟寂寂渔灯暗,水里青天万点星。”由于诗人一生仕途不畅,常与五莲汪湖镇莫家崖头村清举人王石朋(少晋仙六岁)一起游园转水,吟诗唱和,因此冶游之作也是其诗内容的重要方面,如《煮雪》;诗人晚年身处清末民初,当时时局动荡,民不聊生,诗人忧国忧民,创作如《饭牛歌》:“男儿不能立功业,涵盖五大洲奚事。扬鞭揽辔饭青牛,东海波扬动金瓯。我欲身披千金裘,腰缠十万下扬州。掠过欧美还芝罘,山川人物一望收。人生不封万户侯,即为天地一沙鸥。与群抽刀断水流,安用株守老荒邱。”诗人长年游走在外,晚年客居济南,虽身地异乡,却无时不思念自己的故乡,时常回忆起在家的情景:“庭栽兰桂花,莒子墟边,雕龙里,街踩槐花……”眷怀故园,感伤乡土,如《重阳有感》:“塞北过重阳,秋心触冷肠。砧声千领月,雁语万家霜。饮酒嫌身病,登高怕路长。何时谒莒地,再醉故园觞。”

  因为该诗集包括了诗人大半生的创作,研究人员可通过该书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情地貌,是不可多得的文字记载;诗篇本身极高的艺术价值,对于清末的诗风再研究再认识有极大帮助;作为莒地的文人作品,不可置疑地丰富了古莒文化遗产的保留,对研究莒文化,弘扬莒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关链接:

  ①鸿胪寺序班:鸿胪寺是明清两代掌管朝会、筵席、祭祀赞相礼仪的机构。下设满、汉卿2人,满、汉少卿2人,呜赞满14人、汉2人,学习呜赞4人,汉序班4人,学习序班8人,满、汉主簿2人,笔帖式4人,经承6人。

  莒子墟边,雕龙里,街踩槐花:莒子墓,三千年银杏树下定林寺,城阳古槐(相传为刘章手植,位于今莒县城浮来路与向阳路交叉处,“文革”期间被毁,现民间仍呼此处为“老槐树底”)一直为莒地三景。

  莒:原文实为巨,疑为印工校误,应为莒。

编辑:安剑秋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