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贾艳锋) 日照将挖掘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海洋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这是记者从4月8日召开的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这些特色文化主要有六项:
——古文化。日照的东夷文化、龙山文化、莒文化久负盛名,是日照文化的底蕴和根脉。全市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日照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观念、审美理念演进的历史见证。我市将重视做好古文化的文章,抓好两城镇遗址保护等重点项目,加强各类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充分展示日照的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积淀。
——民俗文化。我市农民画、黑陶等民间工艺享誉中外,龙舞、旱船等民间舞蹈形式活泼,满江红、渔民号子等民间音乐古朴抒情,吕剧、茂腔等传统戏剧深受欢迎。这些民俗文化是日照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我市将总结经验,挖掘和丰富民俗文化的内涵,做大做强民俗文化品牌,推动农民画、黑陶等民间工艺业迅速发展,抓好以“住渔家屋、吃渔家饭、做渔家活、享渔家乐”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名人文化。日照大地人杰地灵,名人志士辈出。我市将充分开发、保护、利用好刘勰故居、丁肇中祖居等名人故居资源,使之成为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并挖掘项橐、姜太公、孙膑等名人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日照名人文化的内涵,扩大日照的人文影响。
——革命文化。日照属沂蒙老区,陈毅、徐向前、罗荣桓、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党的一大代表王烬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等都是日照籍人。我市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日照烈士陵园、安哲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发革命文化和红色旅游资源。
——生态文化。围绕“大绿量、花园式、开放型、生态化”和“蓝天、碧海、金沙滩”的城市特色,我市将整合文化资源,加快森林公园、灯塔广场、太阳广场、五莲山、九仙山、浮来山等景区的开发建设,加大海洋文化、茶文化的挖掘利用,促进文化与旅游、会展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同时,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培植发展创意文化、休闲文化、影视文化,进一步丰富我市生态文化的内涵,提升文化的品位,使之成为日照现代文化的显著特色和重要标志。
——水运文化。以承办2008年帆船帆板热身赛、中日韩国际大帆船比赛、第11届全运会和2010年中国水上运动会为契机,日照将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拓展水上运动的文化外延,丰富水上运动的文化内涵。同时将抓好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的综合利用,形成“水上嘉年华”的氛围,打造“水上运动之都”的城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