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汤磊的书橱中,一盒盒“家庭档案”成为最别致的一景。
2007年1月18日,市文明办、市档案局、市民政局、市妇联、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市广电局七部门联合在全市开展“档案进家庭”活动以来,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下,已有600家庭建起了规范的档案,家庭成员工作和生活的历史记录历历在目,时间流逝,家庭的记忆却成为永恒。
市民汤磊仍然清晰地记得“档案进家庭”活动启动仪式上展出的“家庭档案”图片,680余张照片,4000余件实物,从不同时期反映了不同家庭的生活状况,独特的视角让前来参观的市民流连忘返,“原来家庭也可以保存档案!”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汤磊的兴奋之情仍然溢于言表。次日他便详细咨询了相关情况,建起了自己的“家庭档案”。
像汤磊一样,热衷建立“家庭档案”的市民纷纷“拥”进了市档案馆,咨询方法、寻求指导。“档案进家庭”活动瞬时拉近了档案文化与群众的距离。
市民对“家庭档案”的认识提高了,参与建立档案的家庭多了,市档案局对于“家庭档案”的建立方式方法也一步一步完善了。
“家庭档案”的建立,不仅能够保存家庭中重要资料,还能起到教育、依据、传承和参考作用。对于建立“家庭档案”的方法问题,市档案局副局长朱世国说:“现在居民保存在家中的各种资料还不能算是科学的‘家庭档案’。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家里拥有的各种文字、图片、图像资料,按照档案管理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归类整理,形成容易查找和利用的资料。”
为此,市档案局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探索,将普通市民“家庭档案”内容具体分为家庭成员活动经历材料、证件与凭据材料、书信往来材料、声像材料、家庭经济收支材料、家产材料等门类,对于每一类档案的内容、收集整理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如今,各项“家庭档案”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立和管理方法。
“家庭档案”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保存丰富多彩、生动真实的各种资料。此外,“家庭档案”的建立还清晰地勾画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人生旅程,从中发现大量推动“和谐家庭”建设的精神财富,为参与者和整个社会提供宝贵财富和重要精神乐园。我市“家庭档案”工作的不断推进,在提升家庭文化品位、增进家庭生活情趣、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家庭美德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造一种全新的精神文明活动形式。“家庭档案”活动过程中,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全力推进,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把开展“档案进家庭”活动作为档案部门服务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主动争取纳入全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并把“家庭档案”工作与“和谐家庭”、“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各种文明创建活动有机融合,创造了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家庭文明建设方式,促进了家庭美德建设,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
建立加强城市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新途径。“家庭档案”中蕴藏着历史文化内涵,鼓励和引导全市家庭建立“家庭档案”,组织“家庭档案”展览,能够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弘扬社会文明,建设和谐家庭。我市“档案进家庭”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为健康文明家庭生活方式的形成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促进了家庭成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建立和谐的家庭、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已成为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