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如果说民营经济最初是一种“草根”经济,那么现在的“草根”已是根根相连,生机勃发,并生发成一片浩浩荡荡,一望无垠的“大草原”。
从1980年12月,浙江温州颁发了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开始,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民营经济从最初风靡全国的“个体户”,发展到后来的珠三角、长三角现象,如今已是蔚为大观,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据最新公布的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已占据全国企业总量的99.3%,民营经济占GDP总量66%,税收贡献率71%,社会就业人口占近90%。
民营经济的活力充分证明了他的独特魅力,因此,一个区域民营经济发展得如何决定当地经济的实力、潜力和人气,民营经济堪称经济发展中一枚举足轻重的棋子。对于日照而言,从名不见经传的石臼港到位列全国第9位亿吨大港,从人们眼中的“大渔村”到倍受世人关注的“水运之都”,建市仅19年的日照实现了全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民营经济作为全市最具活力的经济群体从中异军突起,并与“四大特色经济”并驾齐驱,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尤其是今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市民营经济系统化危为机,使得全市民营经济仅前三季度就实现增加值392.4亿元,占全市GDP的70.9%,实现民营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对此,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刘泽喜意味深长地说,市委书记杨军在今年的《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强调,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标准地推进对外开放,努力以大开放推动新跨越,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所以说,我市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在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主要得益于全市民营经济思路的大开放,理念的大开放,是大开放将我市的民营经济推上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平台。
创新思路 民营经济化危为机促发展
近几年是我市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尤其是作为鲁南经济带唯一的出海口,日照更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最为集中的地方,虽受金融危机影响,但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不会逆转。该局在“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中,一致认为,金融危机虽然是个挑战,但同时还是个机遇,只有仅仅抓住“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思路的大开放、理念的大开放,化危为机,才能在金融危机中,抢先一步,赢得先机;在增创新优势中,底气十足,信心百倍;在保增长、扩内需中,稳步前行,实现民营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寒流,再加上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土地融资困难、市场需求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严重受阻等问题给各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我市许多中小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下,该局将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作为统领组织协调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心,连走几步好棋:
以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为契机,通过开展“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思想大解放讨论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主动发动党员干部帮助企业跑资金、跑项目,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坚持和落实“三会一课”、政治学习、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加强党员的自我管理。强化廉政教育,引导党员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学习贯彻《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参加“做勤廉表率、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政务公开,加大行业纠风和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同时更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严格落实“四大纪律”、“八个要求”、“五个不允许”,从干部管理上、制度落实上、工作环节上、标准把关上、违纪处理上进行严格监督和重点检查纠正;
调整充实了民营经济发展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稳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处理突发性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了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慎重做好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并以打造“平安日照”为目标,结合重大活动,开展了安全隐患大排查,并引导企业注重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强化技术指导和各级人员的责任意识,使系统内的安全管理出现了可喜的成绩,连续几年,实现了无重大安全事故;
……
一流的班子、一流的队伍、一流的作风,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民营经济推上了一个新境界,同时也对当前民营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策的出台,该局认为,铁塔制造行业正逢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原材料价格走低,劳动力资源充裕,用工成本下降等外部环境是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为此,他们帮市建兴铁塔有限公司审时度势,明确了“化危为机,乘势而上,扩大投资,加快发展”思路:扩大铁塔制造规模,在原年产8万吨的基础上新上20万吨铁塔项目;投资1.2亿元兴建年产200吨多晶硅项目;并在发挥企业优势的基础上,采取得力措施,努力消除金融风暴对公司的不利影响,稳健经营。08年第四季度完,该公司完成铁塔生产2万吨、产值1.6亿元、实现利税3500万元,产量、产值、利税较前三个季度都实现了大幅增长。
思路决定出路。对于更多的中小企业怎样踏破逆境向坦途?对此,刘泽喜的思路科学而清晰:在这样一个阶段,在坚定信心的前提下,要抓住机遇调整要自己,集中精力搞科技创新,去开拓市场。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讲,一个生产链条由技术研发、加工制作和市场开发三部分组成,但是具有高附加值的利润主要集中在前期的开发和后期的开拓两个方面,而这正是我们的中小企业比较薄弱的环节。企业只有通过从引进到消化再到创新,最后开发并走出自己的独特品牌,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不谋全局者,不足与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与谋一时。该局起笔就从全局且长远的角度,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以富民强市的战略,去规划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走向。
五步同行 全面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大环境
“大和谐”遇到了金融危机的挑战,如何才能化危为机,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如何才能实现民营经济的新增长?正所谓“环境优则兴,环境劣则衰”,民营经济作为典型的环境经济,优化发展环境是对民营经济最直接的推动和最有力的支持。
该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切实采取了一系列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积极主动,上下联动,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以环境的大改善促进民营经济的大发展。
针对今年以来国家从紧的宏观货币政策及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造成的影响,从年初就加大调研力度,围绕民营企业融资难、产业集群发展、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如何在形势下加快发展等热点、难点问题,在进行大量调研基础上,先后起草了《关于我市中小企业资金问题的调查报告》《日照市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关于临沂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关于烟台、蓬莱中小企业网站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关于滨州等六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关于日照市中小企业外经贸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省办决策提供了依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省办领导的充分肯定。
制订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山东《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的贯彻实施意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一法一条例”的宣传工作。同时利用日照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网和下发文件等渠道,及时向广大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宣传今年以来支持中小企业度过困难时期的各种政策措施;通过深入调研,起草了《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的意见》,积极争取市政府按照省《促进条例》的规定,从今年起设立了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针对今年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向市委市政府写出了《关于当前影响和制约我市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调查报告》,主动到市直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了对接和协调。
大力实施“三项计划”。实施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快全市中小企业辅导基地建设的意见》,在东港区高科园建立了我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并将其列入国家发改委重点支持项目,争取国家无偿扶持资金180万元;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确定了200家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并对其进行检测管理和重点支持。将65家企业列入了全省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盘子,并为9家中小企业和服务机构申请总计137万元的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无偿援助;促进特色产业提升计划,贯彻《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通过分类指导、积极扶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发展层次等措施的落实,壮大产业集群规模。
以“四大服务体系”全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融资担保体系,联合人民银行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担保机构备案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工作的通知》,成立了日照市担保行业协会。到目前我市注册的担保公司发展到21家,另有济南、青岛等6家市外担保公司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注册资金4.2亿元,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资金7.76亿元;建设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了“中小企业山东日照网(日照民营经济网)”的建设,以及对东港、岚山、莒县和五莲四个中小企业网站的指导,莒县中小企业网在全省综合排名第九位,并同时帮助400家中小企业建立其网站和网页,8家中小企业的网站进入全省60家优秀中小企业网站行列,做到让企业“上网上瘾上档次”;诚信体系建设,联合人民银行制定下发了《关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健全完善了企业信用制度,为1000多家企业进行了授信;人才培训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银河培训和蓝色证书培训工程,仅今年针对全市民营企业的培训就达到6万多人次。
为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推动规模企业做大做强,在全面深入了解市中小企业资金供求情况基础上,3月份与市工行、市农行分别签订了《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全面合作协议书》,两家银行确定在今后5年内,分别对我市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各提供总额20亿元的新增综合授信额度。8月份,与市商业银行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金融信贷支持、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意见》,确定在今后三年内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用良好、具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到目前,全市各金融机构共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279.1亿元,同比增加了18.49亿元。从2009年起按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新增贷款的0.5%,对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补偿,金融机构获得的风险补偿用于充实贷款损失的准备金。同时,积极贯彻《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市财政拿出1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在此基础上,对中小企业坚持能缓则缓,能免则免的原则,研究纺织、食品等行业的中小企业缓交或者免交有关行政性事业型收费的措施。
针对中小企业管理粗放、手段落后、基础工作薄弱、管理水平差等现状,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基础管理、加快管理创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和强化工作指导的具体措施,并与网通日照分公司联合组织开展了“成长,从改善管理入手”——“百千万”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提升活动,以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为突破口,努力降低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营销成本;对内抓管理,对外要闯市场。今年九月,组织我市10家中小企业的16个产品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第五届中博会,日照旭日集团与韩国客商签订了护理保健产品出口8000台的销售合同,日照盛康粮油有限公司与5家代理商签订了1500万的产品代理合同,莒县与日本、韩国客商签订芦笋等蔬菜网上直销合同,五莲与云南、上海、广东客商达成了合作办厂协议,市民营经济发展局也被省中小企业办公室授予“第五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韩中小企业博览会”优秀组织奖。
五项突破 全面展现民营经济的发展新亮点
思路清,措施实,效果好。2008年在金融危机和国内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的严峻形势下,我市的民营经济实现了新突破,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我市最具活力的经济群体。
质量与总量实现新突破。今年1—11月份,全市民营经济完成产值1800.7亿元,同比增长29.4%;营业收入1718.7亿元,同比增长29.4%;增加值437.3亿元,同比增长28.2%;出口交货值146.7亿元,同比增长27.5%;实现利润137.3亿元,同比增长25.7%。预计全年完成产值1920亿元,营业收入1860亿元,增加值460亿元,出口交货值150亿元,利润141亿元。
税收收入增速实现新突破。今年11月底,全市民营经济共上交税金50.5亿元,同比增长77.6%,占全市国、地税收总额的66%。民营经济实现的税收收入对县域经济的贡献更是举足轻重。今年1—11月份,各区县民营经济实交税金东港区5.4亿元、岚山区34.9亿元、莒县4.7亿元、五莲县4.5亿元、开发区0.85亿元,分别占县域国、地税总额的54%、64%、70.9%、79%、80%。
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实现新突破。到目前为止,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到68682户,其中私营企业11523户,从业人员达64.5万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0580人。以东港为例,县域民营经济工商注册户21017个,从人员20万,占县域农村人口的40%。
为城乡居民增收实现新突破。大量的农村人口经商办企业或在民营企业就业,从事民营经济的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预计今年全市民营企业向劳动者支付报酬约为40亿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来自从事民营经济的收入。
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以特色产业这一着力点和突破口,大力培植茶叶、石材、水泥、橡胶、吹塑等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年营业收入过5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11个,涉及建材、食品、塑料等15个行业16大类830多个产品品种,拥有产业协会8个、公共服务平台7个,聚集了生产企业6212家,产值达230多亿元。岚山区、五莲县街头镇和山东旭日汽车饰件集团,分获全省“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区”、“特色产业镇”和“优秀中小企业”称号。东港区日照街道办事处、岚山区高兴镇、莒县陵阳镇、五莲县于里镇、日照开发区奎山街道办事处5个乡镇,被市政府通报表彰为“市级特色产业镇”。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2008年申报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个,申报全国、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各1个。山东阿掖山食品加工基地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三批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民营经济的发展,释放了民间活力,激发了政府活力,放大了经济活力。
当前我市民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力度和气魄,持之以恒地解放思想,坚持用开放的思路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抓落实、抓深化、抓推进,以思想的新解放、思路的大开放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
这是一种沉着而坚定的步伐,民营经济正在酝酿新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