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市民政局以思想的大解放推进民政事业新发展

来源:日照日报 发布时间:2008-12-25 08:12:00

30年的改革开放,犹如马良手中的“神笔”,书写了我市民政事业一个又一个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神话”。

尤其是今年“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来,市民政部门更是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民政事业的新发展。

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取得抢险救灾和受灾群众安置阶段的胜利,城乡低保标准再次提高、低保水平逐步提升,荣军康复医院开始运营,敬老院“温暖工程”深入开展,筹建市社会福利中心的规划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先后被省委组织部表彰为支援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民政厅表彰为全省民政系统支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抗震救灾模范集体。

以全市“一盘棋”大思路 全力打好抢险救灾攻坚战

面对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各级民政部门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疾速行动,按照上级的决策部署,以全市“一盘棋”的大思路,组织协调,使各项救灾工作始终在科学的轨道上高速运行。

市委、市政府将市援川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后,市民政局先后抽调5名局领导、30多名精兵强将,迅速建立完善运行机制,明确各工作组承担的职能以及各自的分工,制定了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形成了全局“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劲往一处使的支援抗震救灾合力。

广泛开展了救灾捐赠、筹运救灾物资、协调安置灾区儿童、选派赴川人员、信息联络沟通、宣传报道、资金调拨等活动。先后制发援川文件53件,编发各类援川简报148期;落实领导批示200多件,接收办理各级来文1500多件次;组织各类会议、走访慰问活动30多次;全市累计接收救灾捐赠款物2.1055亿元,总量居全省第6位,人均居全省第2位;省下达我市2000套活动板房配备的棉被、床、桌凳、锅、餐具等配套生活用品筹集任务后,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迅速联系相关生产和销售企业,广泛组织货源,提前完成了筹集任务,共发往四川地震灾区15批144车次计1001套活动板房和30顶帐篷,食品、被、衣等物品两车皮;参与组织、协调、接收灾区儿童631人。

在连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所有人员主动放弃节假日和星期天,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展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宽阔胸怀和高尚品德。

市委书记杨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效为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市民政系统1个先进集体和6名先进个人受到省民政厅表彰,2名同志受市委、市政府表彰,11个先进集体和25名先进个人受市人事局、民政局联合表彰。

将改善民生摆到更加突出位置 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改革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市民政部门始终将“以民为本”理念融入到各项工作,今年累计投入市以上资金1.1亿元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将党委、政府的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社会救助体系巩固发展。在1月份,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235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900元以上(日照经济开发区1000元)的基础上,7月份再次提升补助水平,人均补差达到140元和50元以上,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46237户、73995人。

城乡社区建设稳步推进。着力解决城市社区建设薄弱环节,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深化发展,认真完成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援建100家城市社区图书室,完善社区服务功能,逐步启动农村社区建设。

深入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活动。指导五莲县松柏乡归纳、总结和完善村务公开民生管理经验,从而促其获得了“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乡镇”。

配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双拥表彰暨争创“四连冠”动员大会,就举全市之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制定出台了《日照市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建立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服务网络,优抚安置政策进一步落实。

福利彩票销售连续八年正增长,社会福利事业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市4个婚姻登记机关全部被授予“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单位”。

同时,荣军医院、敬老院等重点民生工程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市委、市政府专门建立了民生工作线,组织编写发放《民生手册》,开展若干战略课题研究,重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成立了分管副市长为组长、民政牵头、市有关部门参与的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课题组,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课题调研,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将农村特困重点优抚对象“安居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组织力量拉网式集中检查农村特困重点优抚对象住房,发现危房漏房现象及时组织改造修缮,对农村持有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定补证的特困无房户或危房户,尤其是享受低保和重病重灾户,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难”问题。

利用春节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以向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为主要内容的“暖冬行动”,对困难老党员、重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户、五保户、重病户、重灾户、特困职工,困难残疾人等普遍开展走访慰问和救助活动。

依法保护孤残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康复,对收养的15名弃婴和孤残儿童全部在市福利院集中供养,这在日照史上还是首次。

全力推进市“荣军康复医院”这一服务重点优抚对象、服务国防的“民心工程”建设,创新工作方式,整合现有资源,节约医疗工作费用,提升荣军服务水平,在市精神卫生中心加挂“日照市荣军康复医院”牌子,通过“单立帐户、专区管理、分线运作、定人定责、规范服务”的方式,建立科学运营机制,实现综合性专科医院业务拓展、复退军人精神病康复治疗、重点优抚对象疗养“三位一体”专线运作的优抚医疗建设管理新模式,填补了我市在该项工作上的空白。

加快敬老院规范化建设步伐,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利用福彩公益金,在全市敬老院实施“温暖工程”,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建设改造敬老院集中供暖和洗浴设施,从根本上改善敬老院供暖条件,完善洗浴设施,提高敬老院供养能力和水平。

……


“双轮驱动”促发展 全力开创民政事业新局面

“对外开放、改革创新”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只有两者互动,方能行之高远。

该局始终将其作为推动“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引擎,常抓不懈。

党的十七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相继将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改变了过去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但金融危机等一些客观因素,使民政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如何危中生机,推动民政事业新发展?在深化“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全市民政系统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保增长、扩内需等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超前谋划,明确了不断强化服务大局、科学发展,为民亲民爱民,积极作为、干事创业,勇于创新、争创一流四种意识,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解决民生为重点,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各项工作再突破。

计划投入市本级福彩公益金1500余万元用于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提高救助效能。重点实施好全市农村敬老院“温暖工程”,实现大部分农村敬老院集中供暖和拥有完善的洗浴设施。做好农村低保提标工作的测算,逐步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针对我市社会福利设施数量少、布局较分散、设施不健全、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在广泛论证,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大规模整合资源,筹划建设占地面积约120亩,总建筑规模约为3.4万平方米,集城市“三无”对象收养、社会老年人代养、孤残儿童收养、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痴呆傻残疾人收养、老年人康复医疗保健等于一体的市社会福利中心,从根本上改变我市福利机构偏少、福利设施落后的局面,进一步完善我市社会福利机构的布局;新建1—2处区县级社会福利中心,更好地承担起养护、救助等职能。

扎实做好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改造日照烈士陵园,进一步提高文化品味、艺术品位、科技品味,提升红色旅游价值,发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作用;依托市第三人民医院建设市荣军医院,使之成为集伤残军人休养、复退军人慢性病治疗和复退军人精神病康复于一体的优抚医院;实施农村贫困优抚对象“安居工程”,计划三年内帮助1155户重点优抚对象改建或新建住房,解决住房问题。

继续深化城市社区建设,实施“四有六进一机制”工程,解决好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有章理事;推进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社会救助服务、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文化教育体育服务、安全服务、志愿者和义工服务等六项服务进社区;形成以社区党支部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自治主体、以社区社会事务工作站和便民利民服务站为工作平台、以社区内其他各类组织和单位为服务依托的“四位一体”社区服务工作运行机制。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正站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上的市民政事业,如今正挥动着“以民为本”的科学巨笔,书写着更加和谐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