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骏川) 12月18日,在全市银行行长座谈会上,各家银行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分析了我市当前的经济形势,并就如何应对经济危机,给我市企业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显示,从10月份开始,我市信贷规模逐步下降,11月份贷款大量减少。该行负责人表示,尽管如此,但我市整个经济基本面还算正常。
银监会负责人则分析了我市部分企业资金紧张、运行困难的成因。这些企业有的因盲目扩张,走一步看一步,导致资金不能合理使用。也有的是因为公司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够科学。还有些企业因总体负债率过高,而日陷窘境。有银行负责人表示,这些企业大部分对银行的产品了解不是很全面,而且对银行的政策理解不够透彻。
当天,各家银行共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当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很多企业迫切需要资金,可是大部分遇到了“贷款难”。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银行不敢对其放贷。
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家银行建议,银行、企业、政府三方之间多交流沟通,共同应付当前的困难。银行或者相关部门需要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从而促进企业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
政府应尽快建立中小企业贷款补偿基金,并进一步完善担保体系,增加担保公司的能力。尽快对全市13家担保公司进行充实或者合并重组,引进高素质担保专业人才,使我市担保体系专业化发展。否则,我市中小企业融资就缺条腿。
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这是解决问题最关键的内因。对于有经营优势的企业,银行会全力支持。而对于经营困难的,银行也需要改变传统的简单清算、破产做法,促进这些企业分离、重组,帮助其软着陆。在帮助企业优化结构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引进一些外地资本,并将眼光放的长远一些,可以跨区域重组、合并。
从各家银行的分析看,银团贷款或许成为解决企业贷款难的良方。以往,企业贷款达到10亿元以上的需要做银团贷款。现在不少银行倡导,只要企业有贷款需要,不管大小都要做成银团贷款。这样可以有效解决银行、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多家银行都介入,也可以共同参与监督指导企业运行。
据了解,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正组织调研,现行货币政策下企业贷款量较低的问题。该行负责人表示将加强对金融运行状况的关切,银行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同时建议政府把握好审批环节,加强项目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