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蓉平 田志敏 张传林)12月16日,开发区在现代北路举行2008年度城建工程集中竣工仪式,35项市政工程顺利集中竣工。该区党工委、管委会克服金融危机影响,牢固树立“奋战三年,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的目标,制订实施了“加大投入促内需,改善环境保民生”的建设思路,投入12亿元,突出“深化规划、完善框架、强化配套、改善生态、精细管理”五项工作重点,城市框架逐渐成形,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
规 划 篇
今年年初,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审时度势,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改善投资创业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这一目标,突出“搭建框架、完善配套、精细管理、改善生态”四项重点,制订实施了以“六大道路工程、三大生态工程、两大绿化工程、两个中心建设”为重点、总投资达12.1亿元的城建计划,为改善环境保民生定下了基调。该区的城建计划首先突出的是改善民生,计划修建的11项路桥工程中,有8项是围绕产业园区和集中居住小区周围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全部围绕服务项目落地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开展;防汛工程建设,解决了多年来压在群众心头的隐患;村居改造和集中居住小区建设,圆了农民多年的楼房梦;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为群众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新城乡,民生工程建设占了今年城建投资的80%以上。也正是“改善环境保民生”的正确建设思路,为圆满完成全年城建任务奠定了基础。
建 设 篇
沿着党工委、管委会制定的正确规划,经过全区的共同努力,全年共完成城建总投资9亿元,全区道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10公里,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40万平方米,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
——道路建设进展迅速。按照完善道路框架的要求,启动实施了以深圳路付疃河大桥建设、兰州路贯通等11项道路工程。深圳路付疃河大桥已于6月18日提前竣工通车,使深圳路全线贯通,大大推动了我市的经济发展。现代路等10项道路工程全部完成,实现新增通车里程23公里,硬化面积40万平方米。上海路西延建设工程今年10月份开工建设,12月初竣工通车。涉及房屋拆迁的道路建设,在街道办事处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实现了和谐拆迁,保证了道路工程按期竣工通车。
——配套设施建设扎实推进。该区立足提高项目建设承载能力,启动了工业废水处理中心、奎山变电站、天然气门站、供热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全区共完成基础设施配套投入3.2亿元,铺设供水管道19公里、供热管道3.2公里、供气管道7.2公里、排水管道30公里,架设供电线路26公里,大部分产业园区和生活小区实现了“九通一平”。
——城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该区进一步加强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城区卫生面貌。在主干道两侧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升了城市形象;制定考核办法,明确考核细则,奖优罚劣,严格落实;充分发挥兰州路垃圾中转站的作用,在17个村居实行了村居垃圾统管统运,减少了二次污染,有效改善了村居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奎山垃圾中转站建设业已启动,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村居垃圾统管统运实施范围。
民 生 篇
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发区一系列城市建设工程无不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
——幼有所学。今年以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从改善办学条件抓起,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规划建设了两所规范化小学,并对拟建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进行了规划设计。
于今年开工建设的连云港路小学,建筑面积达9652平方米,拥有室内体育馆、艺体教室等教学办公楼四座,办学水平达省级规范化标准,已于9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座落于奎山街道办事处驻地的桂林路小学,建筑面积8289平方米,已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拥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600余名,极大地改善了奎山街道驻地周围村居孩子的教育环境;拟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的开发区实验学校,已经完成规划,将建设幼教楼、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综合办公楼、学生公寓及相关配套设施,2009年计划建设初中部教学楼2幢;总投资1800万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可容纳36个教学班的广州路小学也将于2009年建成使用。
——壮有所为。为解决区内就业再就业问题,开发区实行了“抓大活小”产业培育政策,重点培育临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同时放开搞活镇村经济。今年,仅日照软件园,就吸引了美国亿帆、加拿大戈尔特西斯等13家软件公司入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中心一期工程也于今年开工建设,建成后可为300家孵化企业提供创业平台;今年新规划建设的4个村级工业小区,入驻中小企业32家;新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商业设施8万平方米。这些设施的建成和项目的入驻,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今年该区共培训农村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2040人,实现新增就业3822人。
——老有所养。该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村民参保率达到32%;制定了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卫生服务网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实现全覆盖,筹资标准提高到70元,大病报销标准达到70%。
——居有其屋。该区结合项目建设拆迁和旧村改造,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相对集中、便于配套”的原则,实施了合村并点工程,在204国道以东为59个村居规划了10个集中居住小区,目前已启动9个,10个小区全部建成后,可安置村民1.5万户,全区70%的村居民将搬进新楼。今年,在居民安置小区建设中,规划建设了20套廉租住房,并为部分困难户落实了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政策,有效缓解了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生 态 篇
金山银山难换绿水青山。今年,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从彻底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入手,制定实施了“三大生态工程”,打造出了沿河、沿海、环山的“两带一圈”生态走廊。
——“两河”综合治理。崮河、沙墩河是流经我市市区的两条主要河流,承担了市区80%的泄洪排洪任务。为彻底解决困扰沿河群众多年的洪涝灾害和环境污染问题,使“两河”具备防洪、排涝功能,并恢复其生态功能,今年,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于正月初九就启动了“两河”综合治理工程。该工程共需治理河道总长共16.16公里,共需开挖土方290万立方米,筑堤土方88万立方米,绿化美化总面积202万平方米;沿河共修建8座橡皮滚水坝,形成连续景观水面;工程总投资2.41亿元,分三年实施。今年,防洪排涝工程已全部完成,崮河、沙墩河及其支流郭家湖子河等共完成清淤293万立方米,筑堤88万立方米,修建涵闸28座,护坡绿化20万平方米,完成的投资8500余万元。
——奎山封山育林。今年,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为把奎山建设成为“生态家园”,成立了奎山风景区管理处,突出“封山、绿化、迁坟、开发”四个重点,在全部关停采石场和砖瓦窑、广泛植树造林的基础上,由管委补贴收回除茶园、苗圃、树木外的种粮地进行绿化。目前,已完成围网封山工作;裸岩治理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共治理裸岩9810平方米,种植苗木7.5万株;二期1.5万平方米的裸岩治理工程正在进行植槽、配土工作,预计明年“五一”前将全部完工。工程全部完工后,奎山裸岩区域绿化覆盖率将达到85%以上,成为集休憩、旅游于一体的风景区。
——付疃河口湿地保护。开发区管委会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完成了对付疃河入海口湿地保护规划编制,并启动实施了该流域的河道封采、污染整治、河岸育林等项目,这里将再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祥和景观。
展 望 篇
2009年,开发区将紧紧抓住日照港口总体规划获批、山东实施“四纵四横”铁路网络建设等机遇,加快建设“八大道路工程、六大配套工程、三大生态工程”,为迎接新一轮世界经济复苏和国内对外开放热潮打下坚实的平台。
——规划将更加深化。该区进一步完善各功能区详规,加强各片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专业性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和功能区划,提高规划覆盖率。建成开发区规划展厅,并制作规划模型。
——路网框架将更加完善。以“六纵五横一环”骨干路网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兰州路续建贯通、现代路续建贯通,北京路南段改造、上海路拓宽、刘石路拓宽改造、临沂路升级改造等重点道路工程,特别是加快推进上海路拓宽和深圳路配套升级,强化两条临港产业带的支撑条件。
——基础设施配套将更加便利。按照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要,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集中解决好供水、供电、通信、排水、治污、供热、燃气等问题。继续加快推进工业废水处理中心、供热中心及配套管网建设,确保年内建成并运行。新建西河水源地,改造河套水源地;完成山前水厂二期,搬迁黄海水厂,建成供水调度中心。加快推进天然气门站建设,建设110千伏汪家台输变电工程,进一步提高区域供电能力。
——生态环境将更加优良。完成沙墩河、郭家湖子河及其支流河道疏浚,在沙墩河铺设截污管网,将兰州路北端污水引入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完成奎山裸岩治理,加大植树绿化力度,完成围网封闭和迁坟任务,启动北坡生态公园开发工程。继续开展傅疃河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实施河道封采,全面完成河道内退养还湿工程。以沿路绿化、沿河绿化、园区绿化、生活小区绿化和集中绿地绿化为重点,加大植树造林力度,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率。
——城乡管理将更加精细。加强综合执法,落实责任考核,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城市管理体制。在奎山街道办事处设立城市管理执法中队,加快行政执法工作重心前移,实施片区管理。充分发挥兰州路垃圾中转站的作用,建成奎山垃圾中转站,实现村居垃圾统管统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