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4日,对于日照茶农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全省第一家茶叶技术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在岚山区巨峰镇成立(本报曾报道)。合作社成立的初衷是联合茶农将茶叶生产机械联合起来,统一为茶农搞好茶叶生产机械技术服务。到目前为止,这个合作社成立了将近一年,它运行得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2月5日,记者来到御园春茶叶机械化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谈起一年来合作社的运转情况,领头人袁从波满脸喜悦。
合作社成立之初,一场天灾就显示出了合作社的威力。这是一场极为罕见的冻害,全市4.2万亩茶园受冻害,其中冻害较重需要深修剪的面积为2万亩,冻害严重需要重修剪的面积为1.2万亩。面对这场极大的灾害,合作社迅速联系有关茶叶机械生产厂家,新进各种台刈机、修剪机等,为茶农服务。合作社推广110台机械很快在巨峰大地展开台刈、修剪作业,一周左右时间就作业10000余亩,为茶园的春季管理赢得了时机。
这批机械的引进,也开始让更多的茶农认识到茶园机械化管理的高效,合作社因势利导,于3月份承办了全市茶园修剪技术培训班,70多位茶农和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紧接着,由合作社承办的全省春季茶园管理现场会举行,现场会上,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茶农和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代表300余人见识了茶园修剪、台刈、开沟、松土、喷灌、植保等所有茶园机械管理项目,这种以会代训的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好评。由于价值比传统的日照绿茶高出很多,扁形茶作为近年来日照绿茶的新成员,一直处于推广阶段。合作社成立的一年时间里,对于推广机械化加工扁形茶注入了很大的精力,他们为14家企业引进扁形茶机械加工设备60台,并为他们随时提供技术服务。仅北垛春一家,就从合作社引进扁形茶加工机械10余台。有关专家透露,按十分保守的算法,每家企业也会生产扁形茶1000斤,通常,每斤扁形茶会高出传统日照绿茶100元,这样,仅此一项,就为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增收100万元。
合作社成立的这段时间里,对袁从波来说,最值得骄傲的应当属合作社承担省里的项目——北方乌龙茶机械化技术研究开发,从6月份开始,他们就开始了对这个课题的研究。8月14日,令人激动的时刻到了,经过省里专家的评审,合作社的机械化加工技术和乌龙茶的质量都得到充分肯定,从此,日照茶又多了一个新品种——乌龙茶。这个茶叶新品种对于日照绿茶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品种的增加,而是可以让原本十分“低贱”的大叶变得身价百倍,对于提高茶农的效益大有裨益。合作社同时还承担了全省万亩茶园机械化管理和万斤扁形茶机械化加工技术推广项目,收到了较好的示范推动效果。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合作社已经初步勾勒出明年的前景:尽快探讨完善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总结出北方乌龙茶机械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开发利用乌龙茶附属品(茶梗、茶末);继续搞好扁形茶加工及茶叶修剪技术服务;扩大合作社规模,吸收茶叶生产机械企业作会员,从而增加合作社的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