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记者进社区活动引起强烈反响

来源:黄海晨刊 发布时间:2008-12-03 07:51:00

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自11月19日晨刊记者进社区活动开展以来,10多天的时间里,记者已经走进了市区的13个社区,倾听市民的高兴事、有趣事、烦心事。本报也连续拿出大量版面,图文并茂地对活动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在广大居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记者进社区活动很好,很贴近群众,你们能不能来我们社区?”“你们怎么不来我们社区啊?”连日来,本报不断接到市民邀请记者进社区和反映小区问题的热线电话。

日照港某生活区物业的牛先生多次给报社打来电话,询问记者进社区的有关情况,强烈要求记者到他们社区去。他说:“看到记者进社区活动搞得有声有色,非常精彩。我们的小区规模不小,入住率也很高,你们能不能到我们小区来?”岚山一小区物业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也打来热线,邀请记者到他们社区与居民“零距离接触”。

每到一个社区,记者会给居民免费送上一份当天的报纸和《致社区居民的一封信》,设立记者联系牌。真诚地征集居民对晨刊的建议、意见,仔细地挖掘社区的新闻线索。心贴心地交流,面对面地沟通,让记者深深感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情,他们积极与记者沟通,为报纸出谋划策。通过13个社区的活动,已初步收到了“记者受教育,社区树形象,居民得实惠,报纸树品牌”的效果。

10多天来,本报的新闻热线一直响个不停,数量成倍增加。供暖不热、农民工讨薪、不合理收费等让老百姓头疼的问题,都迅速通过报纸报道出来,社会反响强烈。11月28日上午,市民刘女士拨打新闻热线说:“这些天你们的报纸真是好看,事关老百姓的新闻比重越来越大,我是越来越爱看了。”市民金先生通过电话告诉记者:“眼看着越来越多的身边事被登到报纸上,觉着报纸离咱老百姓越来越近了。进社区活动得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咱的报纸才能更精彩,读者也会更喜欢。”

芙蓉小区物业经理厉建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日照本土的都市报,就应该这么办!作为市民报纸,记者走进社区可以关注民情民意,扶危解困,反映居民呼声,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好做法。因为老百姓关注的就是生活中的小事,喜欢看自己小区发生的事情,身边的事情。”

进社区活动不但带回了最新鲜的新闻,也带回许多读者对晨刊的建议。市民厉先生对晨刊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报纸、为市民服务的报纸市民才会喜欢,就是那些理论性、说教性的东西要少,而生活类、法规类等老百姓关注的服务性信息,可以多提供给市民。”

在王府大街开服装店的黄凤季女士很关注《黄海晨刊》,她觉得晨刊的内容很丰富,新闻也很全面,但仍可以增加时尚、服装版块的比重。她说:“希望能派记者到商铺里搜集一些最时尚的服装、最早上市的新款,发到报纸上,不但能引领时尚,也能提高报纸的影响,抓住一些青年读者的眼球。”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