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莒县工业“转绿”撬动经济强力攀升

来源:日照日报 发布时间:2008-12-02 07:47:00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马德民)“鲁东南最大的砖瓦建材生产基地长岭镇将不再上马一家传统砖瓦建材厂。”这是笔者近日在长岭镇采访获知的一个信息。一个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从业人员达8000人的建材大产业,正在“转型”中谋求传统产业的上档升级。莒县工业向绿色“蜕变”由此可见一斑。

莒县原有工业产业多是传统型、资源消耗型项目,缺少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他们通过“攀龙附凤”促提速,坚守“绿”色增效益,科技催生强“引擎”,使工业经济逐步变“强”变“绿”变“新”,撬动了经济强力攀升。今年前三季度,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18.7亿元,同比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65亿元,同比增长30.1%;规模以上投资完成69亿元,增幅达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利税和利润分别增长41.4%、68.3%、74.6%和67.2%。

坚守“绿”色,有舍有得。全县致力发展绿色工业,构建工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让工业搭乘“绿色快车”,严把“绿色门槛”,在项目引进上严格执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项目上,把“招商引资”变成“选商引资”,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今年前10个月,先后拒批有污染的项目35个。同时,加大企业污染治理力度,构筑新型工业体系。日照金禾博源生化有限公司厌氧部分采用荷兰帕克IC技术,为当今最先进的废水处理工艺,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全部进行有效处理。

投资15.8亿元的新昌食品与世界500强美国泰森食品已签订合资协议,日照恒宝食品有限公司实际到位外资148.7万美元,预计明年5月在马来西亚上市;投资7亿元的印度彼那尼水泥二期工程已经省外经贸厅批复……莒县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字号”、“民字号”、“大字号”大企业大财团,引导骨干企业通过“攀龙附凤”、靠大联强、上技改搞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工业规模。同时,做到领导力量向大项目集中,优势资源向大项目配置,优惠政策向大项目倾斜,集中力量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能耗低、环保型、贡献大的工业项目。制定出台《进一步鼓励扶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后,莒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对十大企业(集团)和30家诚信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调动了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强力引擎”。

“集团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五所著名大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成为多所知名大学的‘产学研’基地,先后开发百余项新产品、新技术。”海汇集团负责人对笔者说。该集团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形成了以“环保机械制造、生物化工、服装生产、运输、水泥生产”等于一体的科工贸相结合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该县还把强化技术创新作为推进工业强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工作重心常抓不懈,注重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