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我市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

发布时间:2008-11-25 07:44:00

本报讯(通讯员 王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帮助劳动者实现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的有效手段。我市有关部门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工作计划,完善培训服务体系,增加特教资源,建设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一是开展再就业培训。对于失业残疾人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身体、技能、择业愿望等多方面因素,因人而异,提供电脑、缝纫、按摩、维修等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就业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二是加强残疾人创业培训。指导有自谋职业和创办企业愿望的残疾人参加创业培训,帮助选择创业项目,提供创业指导和跟踪服务,帮助落实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有效增强残疾人自主创业的社会效益。三是鼓励农村残疾人参加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优先接受农村残疾劳动力报名,为其免费实施技能培训,加快农村残疾劳动力向非家产业转移,做到“培训一人,造福一家”。

目前,全市建立了5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16处农村残疾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有效地提高了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和脱贫问题,免费为1878名城镇残疾人进行摩托车技术维修、电脑操作设计等培训项目,所培训残疾人全部就业;免费为13121名农村残疾人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残疾人掌握了一项技能,学会了一门技术,人均收入增加900多元。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