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记者从科技部门获悉,日照岚星化工工业有限公司与德国德固赛集团合作的硅烷Si-69技术工艺研究获得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支持,国家扶持科技经费145万元,这是继日照钢铁公司获得2007年度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之后,我市企业获得的又一个重大项目,也是2008年度我市惟一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德固赛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精细化工研究生产厂家,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硅烷生产技术,日照岚星化工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研究、开发、生产硅烷偶联剂系列产品的厂家,并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日照岚星化工公司凭借多年来形成的良好技术、质量和诚信等优势,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德固赛集团与其合作,自2004年2月,岚星化工公司与德固赛集团经过2年历经17轮洽谈,于2005年11月达成合作方案,由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德固赛岚星(日照)化学工业公司,并于2005年11月20日签约仪式。在与德固赛集团谈判期间,作为长期的科技合作伙伴,青岛科技大学每次都派专业教授和科技人员全程参与,解答疑问,帮助双方沟通。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新成立的德固赛岚星(日照)化学工业公司总投资1.1亿元人民币,生产硫功能液体硅烷和碳黑混合的固体硅烷,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高质量的轮胎等,产品畅销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是米其林、固特异、三角、锦湖等著名轮胎品牌供应商。同时,岚星化工公司与合资公司签定长期原材料供应合同,由岚星公司提供合资公司生产所需要的主要的原材料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006年12月,合资公司的生产设备全部安装完毕,一次试产成功,2007年1月合资公司全面投入生产。
日照岚星化工工业有限公司与德国德固赛集团的成功合作,得益于日照岚星化工公司依托校企合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重视科技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日照岚星化工工业有限公司先后与山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就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交流、项目申报、共建工程技术中心等展开合作,实现校企双赢发展,也提高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岚星公司与高校实行双向合作的一个途径。青岛科技大学在岚星化工公司挂牌“青岛科技大学大学生技能实训基地”和“青岛科技大学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岚星化工公司在青岛科大挂牌“日照岚星化工工业有限公司员工培训基地”。通过建立挂牌基地,为青岛科大培养学生,为岚星公司培训员工,实现了双方的培训要求,促进资源使用的高效低耗和教学质量的优化。同时,双方还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生毕业后可进入企业工作,解决了就业的后顾之忧,使学生可以安心学习,对企业来说,则节省了人才培养时间和成本,并可“量身定做”优秀人才。
为提高企业科研能力,走科技兴企之路,岚星化工公司成立了山东省硅烷偶联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开发硅烷偶联剂系列产品。但因公司的科研力量较单一有限,单靠公司自己的研发能力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为更好地发挥该研究中心的作用,岚星化工公司与青岛科技大学协商,由青岛科技大学派出在有机硅领域有一定造诣的专家教授4名参与该中心的研究开发,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需要的资金、设备仪器、场所则全部由岚星公司提供,并制定出台相应的激励办法,提高中心研究人员的积极性。目前,中心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Si-75,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现正处于产品推广阶段。同时还解决了氯丙基三乙氧基产品的主含量、氯离子含量等多项技术难题,使产品达到出口标准,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项目的申报是企业的一个薄弱环节,而高校在编制可行性报告、申报材料的填写方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表达能力。岚星化工公司开发的高新产品Si-75就是在青岛科大的指导协作下,在较短的时间高质量完成了科技成果的申报,使新产品很快完成了鉴定,使项目转化和市场开拓快速推进。
依靠与高校成功的产学研合作,近年来,企业先后被评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企业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也得到了逐步提高,日照岚星化工公司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