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细心呵护“村村通”

发布时间:2008-11-25 07:55:00

本报讯(记者 范玉博 通讯员 张伟) 11月20日,东港区西尚沟村的孟凡海老人像往常一样,又与其他几名养路工友一起上路养护了。

说起“村村通”,孟凡海老人颇有感触。他说,没有通上水泥路以前,汽车进不了村,附近的7个村交通很不方便,要是赶上下雨天根本不能出门。后来,“村村通”修到了家门口,汽车开进村,粮食牲畜都可以运得出去,乡亲们收入明显增加了。如今,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上了摩托车、电动车,有的甚至开上了小轿车,种粮食的村民都用上了“机械化”,拖拉机、播种机都派上了用场,这在没有路以前想都不敢想。

作为一名有2年路龄的“村村通”养路员,老孟觉得自己很光荣。他说,党和政府为老百姓修上这么好的路,他们一定要细心地把它呵护好,能为乡亲们养路是件很光荣的事情。每个月他们都至少有20天在路上,不管是路面修复、路面保洁、路面补修、路障清理,还是边沟坑槽整修、交通安全设施保护,每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

在老孟和养路员的努力下,他们细心呵护的李家大村至车沟村的“村村通”路段,成为了当地养护最好的一条路,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称赞和有关部门的好评,老孟感到由衷地欣慰。

陈疃镇交通管理所所长胡波介绍说,他们镇上有54.8公里“村村通”公路,公路修成后,养护工作就成了重中之重。为此,他们成了4个养路队,共有42名养路员,保证每个养路员每月至少21天“上路”,他们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巡查,确保“村村通”畅通无阻,方便当地群众。

东港区交通局副局长费立友告诉记者,他们区有10个交通站所,都建立起了农村公路的养护队伍,目前有609名养路员,随着“村村通”公路的不断增加,这个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他们正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采取完善配套、建立管护机制等来搞好道路养护,真正让农民得到通公路的实惠,努力把“村村通”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