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成效显著。特别是通过带队到阿联酋和英国推介日照并招商引资,到上海宝钢、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京唐钢铁集团、山西和新疆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和招商推介,学习了先进经验,认清了差距和不足,树立了学赶标杆,进一步增强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紧迫感、主动性。解放思想永无止境。站在发展的新阶段,继续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必须着眼于当前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眼于我市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不断把这项讨论活动引向深入,以思想的再解放、观念的再更新,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新跨越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不竭动力。
首先,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必须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思想武器和根本指南,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全党分步骤、有计划地展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必须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大前提、大背景,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真正把经济社会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当前特别是要注意正确处理好八个方面的关系、更新六个观念。八个方面的关系即: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城市和农村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节约与消费的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新六个观念:一是更新目的观。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人民,把经济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人民,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更新增长观。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又好又快,重速度更重质量,重总量更重结构。例如,怎样的经济结构是科学合理符合日照实际的?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重化工业应该怎样布局?环境如何保护?这些都需要认真思考和谋划。三是更新效益观。坚持统筹兼顾,不仅重视短期利润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更要重视长期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长效财源建设,追求可持续发展。要把增量、存量“双调整”作为提升产业层次、完成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的根本措施,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对落后产能要坚决分步骤、有计划地淘汰。四是更新竞争观。牢固树立新型的竞争观念,不是在竞争中“消灭”对手,而是在竞争中使日照成为更强者。要加快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五是更新协调观。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协调,决不能以掠夺式开发和牺牲子孙后代利益谋求短期发展。六是更新全局观。牢固树立全局理念,既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坚决维护宏观调控政策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服从、服务全局中找准发展坐标,使日照在振兴鲁南经济带、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服务腹地经济乃至国家对中亚和欧洲开放的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局部发展与全局发展的有机统一。
其次,推进思想解放、改革创新,必须把深刻把握和正确运用我市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为基本点。解放思想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一个地方的发展变化,市情是依据。从总体上看,我市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扩展、城市化加快、市场化推进、国际化启动的关键时期,同时又处于结构优化升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社会管理难度加大的转型时期,这是我们目前的基本市情。推进思想解放、改革创新,必须用心把握这一阶段性新特征,做到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以创新的思路、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重点是研究和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问题。尽管目前国际金融动荡、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对我们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但我们仍然面临着国家刺激内需重大政策出台、全省实施“海洋经济”战略和“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我市被批复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以及铁路电气化改造、晋煤外运铁路大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所带来的新机遇。二是发挥优势,转化发展的问题。日照具有良好的港口、生态、区位等多方面的优势,我们面临的几大机遇也会形成优势。纵观这些年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优势不断被认识、转化的结果。在发展进入新起点、新阶段的关键时刻,我们要不断深化对自身优势的认识,充分发挥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努力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把静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竞争优势,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三是应对挑战,科学发展的问题。当前,我们不仅面临着区域发展竞争加剧、科学发展要求提高带来的挑战,而且面临着资金、土地供应等要素制约以及各类矛盾凸显带来的挑战,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创新思路措施来应对挑战、破解难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做到在发展中优化、在优化中加快;在发展中保持稳定,在稳定中实现和谐发展。四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形成发展合力的问题。事业靠人干,人要有精神。越是在困难、挑战多的情况下,越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越要有一股迎难而上、敢打能拼的劲头,以一流的精神状态化挑战为机遇,变被动为主动。
第三,推进思想解放、改革创新,必须把政府管理创新作为工作重点。一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审批门槛不高于周边市”的基本目标要求,进一步做好对现有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清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快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步伐,逐步建立起规范高效的审批管理和运行机制,减少审批行为的随意性。二是加强公共管理和服务。要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建设公共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职能,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三是着力增强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发展难题的本领。要切实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强化现代市场经济理念,熟练掌握经济、金融、法律、科技等知识和资本运作、项目策划、招商谈判等技能,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善于用市场机制来推动发展。四是加强民生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民生体系建设,一方面从化解矛盾入手,对一些矛盾问题包括集访、群访案件等等,从政策、社会救助、社会保障、说服解释等多方面来及时化解,并使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能够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另一方面,力求从正面改善和提高民生状况,每年列出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解决。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主要是整合公安、信访、司法以及村居、社区等相关力量,强化部门协调配合,适当加大财政投入,形成组织体系,发挥资源整体优势,及时发现矛盾、化解矛盾,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努力保持日照长治久安、人民群众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