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贾艳锋 通讯员 杨斌 张善奇) 11月12日,从日照港传来喜讯——截至11月12日14时,随着停靠在日照港8万吨级散粮专用码头载货60719吨大豆的“苏达”号轮接卸完毕顺利离港,日照港今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3068万吨,仅用10个月12天时间就劲超2007年全年货物吞吐量总量,同比增长15%,超过全国沿海港口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风暴对港口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日照港积极应对,深入挖掘自身独特优势,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围绕生产需要,加快港口硬件设施建设,1-10月份,累计完成基建投资19.2亿元,西港三期1个泊位和15万平米堆场顺利交付使用,矿石二期、10万吨级油码头工程重载试车成功,有力地支持了港口生产。
日照港还坚持以功能开发带动市场开发,加强营销策划和港口推介,立足服务、辐射和带动鲁南经济带、沿桥经济带和广阔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临沂设立内陆“无水港”,到新疆、山西进行业务推介,与新疆“八一”钢铁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签订区域合作协议,将港口腹地拓展到了包括新疆在内的广阔中西部地区。同时,加强集装箱国际航线的开通,开辟了日照—韩国釜山,日照—日本关西的国际集装箱航线,有效拓宽了港口市场空间。
以“生产优先”为总要求,日照港统筹货源开发、生产组织和生产要素,进一步优化车、船、货衔接,克服大雾、涌浪等影响作业时间长和矿石压港、堆场紧张等多重困难,充分发挥码头深水化、设备专业化优势,确保了生产顺畅高效。今年已累计刷新各项生产纪录15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