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今冬供暖我有话想说

来源:黄海晨刊 发布时间:2008-10-23 07:59:00

本报讯(记者 孟锋) 昨日,本报刊发我市24日将召开供热听证会的消息。

截至10月22日下午3点,先后有14名热心读者对此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们热切希望代表们能将“民意”捎到供热听证会上。

当日,上午一上班,对于这次即将召开的供热听证会,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教研室主任仪孝法教授发来一封电子邮件,他提出了三条建议。

——完善现行听证制度。像供暖调价这样重大的决策行为,仅仅靠一次听证会就想全面、科学地了解真实的民意,是困难的。在信息时代,有效调查民意的方法实在很多,比如网络调查就可以有效征集到各方面的民意。对于各种重大决策的民意征集,听证会只能成为其中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全部。所以,供暖是否涨价的决策做出之前,我们期待有关方面能开拓思路,更广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意征集,以获得最真实、最广泛的民意。

——审计部门介入,财务公开。在供暖企业提出涨价之后,必须由省级以上审计部门进行相关的调查、核算和审计,看看亏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不能因为一亏就涨,涨价也要涨得有谱,这个“谱”指的就是供暖企业的经营成本、效益评估和核算审计。除了供暖涨价,我们更应该关注对暖气收入使用的审计与监督,完善财务管理,确保其合理有效使用。

——建立合理的听证会代表选择机制。要尽快完善立法,确定一个公正、民主、公开的听证会代表的筛选程序,确保听证会代表成为民意的最真实反映,确保听证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要杜绝由相关利益部门内部指定。听证会代表确定,有关部门与代表之间的接触、材料提供等行为应有制度规范。同时立法明确对敢于操纵、干扰、破坏听证会代表正常筛选工作的行为进行惩戒。建议听证代表中中低收入代表一般不能少于听证总代表人数的60%,尤其是低收入者不能低于30%。

涨价要求和代表的选择程序、代表人及其个人资料应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和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告;听证会的全过程通过电视或网络进行直播,让每一个代表民意的听证会代表都接受公众的监督、直面道德压力。唯有如此,才能在听证会上听到真实的声音,确保听证会代表寸利必争,全心全意捍卫民众的利益。

■读者原音:

□曲女士(公务员):

我曾参加过很多次听证会,每位代表在听证会上的发言时间仅有5至10分钟。如果这些代表互相之间没有沟通,各自为战,肯定无法与做过精心准备的热企代表来据理力争。如果5位代表不约而同地集中反映一个问题,就不可能真正将更多的民意带到听证会现场。

□韩波(公务员):

我在党政事业单位上班,妻子在企业上班,只有一人享受供暖补贴,去年扣除1300元补贴外,还另外缴了1000多元。在日照,目前有夫妻俩同时拿供暖补贴的,还有我这种情况,大部分人是全部自己买单。建议将这项公务员补贴直接补给供暖企业,让全部人都受益。

按照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采暖费的原则,今年不少地方已出台采暖费进工资的政策,日照是否也该这样搞。采暖费补贴的权利归全体职工所有,统一补贴比例、统一补贴标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这样也能杜绝一部分企业不给职工报销采暖费的现象。

□马晓明(企业办公室人员):

日照不比济南冷,济南可以缩短供暖期为120天,日照为什么不能?缩短供热期也是供热企业的愿望,这样居民支出降低,企业减少用煤量,城市的空气质量也会好一些。日照是北方冬季平均温度较高的城市,将供暖期缩短大多数用户不会反对。

□林文斌(公务员,Linwb@126.com):

现在国际上煤炭价格已经低于国内煤价,达到了今年以来的最低价,供热单位完全可以降低成本。北京的供热可以由政府买单,日照最起码可以加大政府补贴的力度,尽量降低供热涨价的幅度。供热作为公用事业,政府部门应该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从建设和谐社会的层面来讲,政府应考虑采取对供热企业或用暖居民给予适当补贴的方式,来降低热源成本压力或减轻百姓用热价格压力。

□高明(出租车司机):

政府给予供热企业的补贴,只照顾到了一部分用热户,剩下的没有享受到集中供热的市民怎么办?建议把暗补改成明补,另外应该有个部门来监督一下不发放供热补贴的行为。

□史先生(企业会计):

如果涨到30元以上,我就开空调。我家使用面积有70平方米左右,按照每平方米30元算,得2100元,平时自己也是晚上在家,这些钱足够开空调取暖了。

□张羽(小学教师):

往年家里供暖温度低,我和老公吃过晚饭就去商场遛弯,直到商场打烊才回家睡觉。暖气费只升不降,温度却只降不升,我去年还专门买了个电暖器,自己缴了暖气费,家里还得开空调、用电暖器,如果供热价格涨得太离谱,就考虑是否交暖气费。

□赵栋鸣(银行职员):

机关单位、企业等使用的公建房空置面积较多,应当按照实际使用面积供暖和收费,避免浪费的同时鼓励企业积极缴费,补上供热系统资金缺口。建议政府对于确实有困难的低保边缘户,给予适当补贴。

□闫先生(市民):

希望尽早实现分户计量,采暖的时间和温度由用户自己控制,家里没人就不需要供热,这样对于新建住宅还有节能都是很有利的。像我们这样的工薪阶层,白天出去上班,把阀门一关,这样就不会空着屋子干烧暖气了。听说济南已经开始试点了,希望咱们这里也能快些实现。

□陈惠(济宁医学院退休教师,现住在日照,xiangaonga@xinhuanet.com):

居民的房屋面积分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和共用部位分摊面积。这三种面积的关系是:套内建筑面积+共用部位分摊面积=建筑面积。居民共用分摊的楼梯内没有热力供应,厕所内没有热力供应,收费时为什么要按照建筑面积收费,让没有得到供热的分摊部分也掏钱?

我住的楼房是小高层,公摊面积大,房产证上的建筑面积是94平方米,按75%折算,使用面积是70平方米,实测的面积却只有64平方米。现在高层住宅增多,公摊面积大是众所周知的事情,75%折算法不能在新老建筑、多层高层建筑中都统一使用。虽说市民对75%折算法不满意,可以找测绘部门实地测量,但每平方米近20元的测绘费还是需要用户自己掏。而且,有些供暖企业还不认可测量结果,用户花了钱又没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孙方林(自由职业者):

分户计量作为一种节能高效的供暖方式,已经成为未来供暖的趋势,但日照目前建设分户计量步伐缓慢,应加快其在全市的全面建设。此外,现在有许多新建小区,已经安装了热表,应该让他们尽快按照热表收费。

□刘德兴(高中教师):

最好政府能多补贴一点。日照这几年的财政收入,还有GDP都成年在往上翻,在这当中,日照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楼高了、天蓝了、水绿了,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们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烧煤球的时代,但不让涨点也有点不合实际,这样热力公司就很难维持。从给老年人办免费公交卡、进公园免费,到旧城改造,这些老百姓都看在眼里,也都很理解政府给市民办了很多实事,总的来说我还是希望政府把这个事情办好。

■诚邀:

部分市民预期今年供暖价格涨势已定,但涨多少才是关键。对此,你的心理底线是涨多少?22日起,本报开通新闻热线(0633—8790005 13306331102)和邮箱06331102@163.com,对今冬明春供暖有何意见,征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