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学院13日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以表彰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等方面所作的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声明说,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
冷门获奖者 非媒体眼中的热门人选
克鲁格曼创建新贸易理论,分析规模经济如何影响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地域。他1994年预言亚洲金融危机,数年后断言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政府的经济和外交政策终将引发严重经济危机。
克鲁格曼并非媒体眼中热门人选。在授奖评语中,瑞典科学院赞赏他创建新理论回答有关自由贸易的问题:“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有何影响?全球城市化有何驱动力?”
评语说,克鲁格曼借此整合了先前完全互不关联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这两个研究领域。
克鲁格曼的研究基于规模经济使一些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更便宜为前提。与此同时,消费者需要各种各样的商品,致使针对当地市场的小规模生产为供应全球市场的大规模生产所取代。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家间资源禀赋的差异致使一些国家出口农产品,另一些国家出口工业产品。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则阐明,为何全球贸易由那些所处状况和产品都类似的国家所主导。
获悉得奖急忙冲澡 准备参加发布会
克鲁格曼当天通过越洋电话与在瑞典的媒体记者交流。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显然让他兴奋不已。“我赶忙冲了个澡,以便参加新闻发布会。我打电话给妻子和父母,”他说,“我还没来得及给自己煮一杯咖啡。”
尽管缺少咖啡因提振精神,克鲁格曼仍给世界经济走势把了一个“专家脉”。“我们正经历一场与(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同样严峻的危机,”克鲁格曼说,“这场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有类似之处。”
谈及多个西方发达国家财政部长上周末的救市努力,克鲁格曼说:“我今天的恐惧心理比上周五略微减少。”
克鲁格曼对经济危机嗅觉敏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克鲁格曼批评东南亚国家采取的固定汇率政策以及泰国的经济政策。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前,他批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等投资者基于固定汇率的盈利方式。
克鲁格曼2003年出版自己的专栏文章合集《大破解》,抨击布什政府的经济和外交政策。他认为,从长期看,布什政府减税、增加公共开支产生的巨额财政赤字和发动伊拉克战争将使美国经济发展不可持续,最后引起严重经济危机。
坚守学术立场 批布什政府笔不留情
克鲁格曼1974年从耶鲁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77年从麻省理工获得博士学位。他曾经在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和斯坦福大学任教,2000年起供职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
1991年,克鲁格曼38岁就获得了美国经济学会为杰出中青年学者而设立的“克拉克奖”。历年来,他出版了大约20本著作,发表文章几百篇。这些著作文笔清晰流畅,深入浅出,不仅是专业研究人员的必读之物,也是普通大众的良师益友。他还为《外交》杂志和《哈佛商业评论》撰写文章。
克鲁格曼生性桀骜不驯,言辞尖锐。在布什上台后不久,出于表达一个经济学家的立场和判断,他毅然拿起了笔,在《纽约时报》专栏中以犀利的文笔和独具的思维,深入剖析布什政府的内外政策。从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到伊拉克战争,克鲁格曼经常在大众媒体人云亦云之际一针见血地戳穿布什政策背后的真实用意,与一些从华盛顿的立场做政策“阐述”的经济学家们形成鲜明对比。
对美国政府脸色难看,克鲁格曼对英国领导人应对金融危机的表现颇为赞许。他10月12日在《纽约时报》网站上写道,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和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已给全球金融救援努力定性,而其他“富裕国家仍在后面追赶”。
(据钱江晚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