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照综合文化娱乐中心。
该项目拟建于新市区黄金地段,主要包括影视、动漫、图书、文博、古玩、书画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文化娱乐超市。
日照市是新兴的沿海港口开放旅游城市。近年来旅游人数迅猛增长,旅游旺季达到每天10万人次。综合娱乐场所少且规模小,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以公益文化为主体,以相关文化产品、产业为辅助,集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文化经营和传播中心,是日照市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娱乐场所,也是日照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该项目已作为建设海滨文化名城、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点,列入日照市“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项目,目前已选址完毕、初步完成规划。
2、日照图书发行大厦(日照书城)。
由日照市新华书店投资拟建的日照书城初步规划占地22亩,设计22层,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投资约8000万元,设计意向为大型图书、音像、文化科技用品、体育用品等大型卖场及商务用楼。
日照书城拟成为新市区标志性文化设施,以此为平台,除开展批零兼营图书音像等各种文化科技用品外,还将面向全国,实行多元化经营,举行大型图书、音像电子用品等展销,举办文化科技用品交流订货会,预计年实现利润2500万元。
日照书城已报省新华书店立项批准,现已报省发改委,选址位置已经市建委规划局初步定在新市区烟台路与济南路交汇处东100米济南路南。
3、日照广播电视塔(暂名)。
日照广播电视塔是一座集广播电视传输发射、旅游观光、展览、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综合发射塔。塔高约300—400米,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其中塔身部分为6层底座楼(含办公场所、展厅、商场、其他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6层塔楼(含旋转餐厅、旅游观光层、发射机房等)、桅杆高100多米,可承载30多套广播电视发射天线。
项目建成后,将大大增加日照广播电视发射能力,尤其是数字电视和移动多媒体电视广播的覆盖能力。同时将会在日照竖立起一座地标性建筑,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在旅游方面将会成为海滨旅游的又一增长点,增加新的旅游景观,提升旅游档次。该项目必将成为日照文化建设的里程碑项目,为海滨文化名城建设助力。在经济上也会有可观收益。日照是旅游城市,2007年接待旅客人数1237.6万人次,游客若有二十分之一的人上塔观光,假如门票按80元/人票价计算,仅电视塔项目门票收入每年将有5000多万。另外与电视塔项目相关旅游产业的延深开发经济效益将十分显著。
4、雅都文化创意园。
该项目拟投资800万元人民币,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是集科研、学术交流、艺术创作、文艺培训、影视观摩、艺术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雅都文化创意园是日照市首家企业创办的文化艺术基地,位于日照市山海路388号。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日照市文化交流的平台,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该项目于2008年3月开始启动,计划5年完成。
5、中央教科所教育科学出版社日照研发基地。
日照研发基地是教育部直属的中央教科所教育科学出版社投资兴建,是集教育科研、办学培训、学术交流、编辑出版、印务发行、物流服务为一体的教育文化产业综合项目。
中央教科所日照研发基地项目涉及教育科研、培训办学、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编辑出版、印务发行、旅游开发、物流服务等多个层面,但它的基本定位是教育文化产业这个范畴,待研发基地建成,将成为中央教科所日照办公区,与北京已有的机构相呼应,每年的6月到10月,教育科学出版社除部分机要人员留守北京外,大多数人员都将到日照办公,工作人员多时可达上千人。总之,项目将立足于日照大学科技园和日照地区,面向苏鲁豫皖,辐射全国,构建教育文化产业大服务区平台。
2006年1月,教育科学出版社作为日照研发基地投资方,与日照大学科技园正式签订了建设研发基地协议书;2007年4月8日正式奠基,研发基地位于日照大学科技园核心区域,总占地面积550亩,目前园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计划三年完成,总投资约5亿元。
6、日照农民画村。
拟投资100万元人民币,建设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日照农民画村,建成集民间绘画、研究、筹划、生产、销售、包装、展出等为一体的农民画产业发展基地。
日照现代民间绘画已有50年的发展历史,有1000余件作品先后参加国家、省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在美国、意大利、加拿大、奥地利、新西兰等国家展出。近年来,通过对日照现代民间绘画的包装,走向市场已取得了初步成功,深受国内外来宾的欢迎。日照现代民间绘画为主题内容的文化艺术品,已经成为日照对外友好交往的专用礼品。日照现代民间绘画现已开发出多个种类,拟参照深圳“大芬油画村”的发展模式,建设一处集产、供、销一体的农民画村,通过规模效益,提高竞争力,把日照现代民间绘画推向国际市场。
7、《两城部落》开发建设。
该项目拟投资1.3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40亩。是一个聚集文化展示传播、课题研究讨论、艺术品开发生产的“艺术村落”;是生产、研发、交流、展览、旅游、收藏、拍卖、销售等多功能复合型区域。建成后的“两城部落”将成为龙山文化一个新的产业模式,采用“符合用途开发”MXD(Mixed-useDevlopment)的手法展示龙山文化的艺术魅力。它以展现龙山文化为主,以风景旅游、生态旅游为辅,体验黑陶、民间绘画、布艺等工艺品制作,同时配合餐饮、住宿娱乐等方面的服务。
该项目正在筹建中,用地规划已经完成。
8、《太阳·大海》大型文艺演出合作开发。
该项目拟投资800万元人民币打造《太阳·大海》大型综艺文艺演出品牌。日照市是新兴的沿海港口开放旅游城市。有近百公里的海岸线,有“蓝天、碧海、金沙滩”之美誉,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每年旺季游客每天达到10万人次。但文化娱乐旅游项目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文化娱乐需求,《太阳·大海》演出不仅能增加日照旅游亮点,而且该项目具有良好的投资前景和效益回报。
该项目2005年6月开始运作。目前正在进行节目的编剧、创作工作。
9、两城龙山文化遗址。
该项目面积为120万平方米,发现于1934年,1936年由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梁思永、尹达(刘邦)和祁霈先生主持首次发掘,出土的文物今存放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和台湾博物院。1958年由山东大学历史系和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在此进行了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2000年经国家文物局和外事办批准,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耶鲁大学芝加哥博物馆,组成中美联合考古队,历时三年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寄存于日照市博物馆和山东大学博物馆。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已申报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10、汤谷大东夷历史文化园。
该项目是以日照地区深厚的远古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山海经》中羲和祀日的太阳文化为主线,在涛雒镇下元山区建设而成的旅游项目,文化园占地5000余亩,第一期投资5000万元,内容包括大东夷历史文化研究院、太阳文化主题公园、旅游度假休闲中心和养生养老中心等项目。
11、体育休闲服饰加工项目。
日照双星体育休闲服饰有限公司投资是青岛双星集团直接授权的核心服装生产企业,公司集服装生产、双星物流于一体,主要生产双星牌运动休闲服装,同时又是双星物流中转站。公司总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年产值3000万元,物流额突破5000万元,年实现利税300万元。公司配有展厅超市、配套幼儿园及宽带网吧,员工实行班车接送。公司现有10个连锁超市及10余个省外直销处,产品畅销国内双星网络。公司拟招引体育休闲服饰加工项目,由日照双星体育休闲服饰有限公司投技术负责技术投入、市场销售,服装生产由投资者经营管理。
12、刘家湾赶海园。
刘家湾赶海园是经山东省旅游局批准,并被列为全省重点扶持的特色旅游项目。园区位于日照市南12公里处的黄海之滨,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和国民党元老丁惟汾的故乡。
刘家湾赶海园总规划面积5.15平方公里,拥有5.4公里长的黄金海岸线。落潮时有1.3万亩潮间带,滩平沙细,面积广阔,盛产40余种贝类和蟹类,主要品种有竹蛏、文蛤、四角蛤、香螺、泥螺、马蹄蟹和花旦蟹等。刘家湾赶海园最初的旅游项目是单纯的赶海拾贝,游客主要来自省内各内陆城市、河南、北京、南京等地,“赶海旅游”项目已成为我市旅游业的一大亮点。从2005年起,为更好地利用这块资源,东港区政府对园区进行重新规划,着重提升景区档次,相继开工建设了一批景观景点。
目前,一期工程园内道路建设、景区绿化已经完成,二期工程主体广场、景点、景观设施建设、沙岛浴场也已建成。三期工程办公楼、旅游综合服务中心、露天游泳池、延伸到大海的栈道、已完成规划待开工建设。自4月30日正式开园以来,各项工作步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3、岚山区多岛海开发。
该项目依托日照市岚山海上碑广场建设一处休闲娱乐服务场所,占地面积5.8公顷,总投资1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日照市东南部沿海一处亮丽的海滨景观带。
该项目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南部临港工业区内,地处海州湾畔,濒临黄海,域内有全国唯一的海上摩崖石刻——岚山海上碑。沿海大道从公园附近通过。项目设计理念为“岛状开发,链式连接”。沿海边形成淡水、半咸水过渡区域,同时配置不同的娱乐设施和其他设施,主要有入口服务区、海上乐园、赶海活动区、民俗旅游村、海上碑公园。全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处融公务、会议与休闲度假、文化娱乐、旅游观光的风景名胜区。年可吸纳游客300万人次,产值可突破2亿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