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济南一考古现场出土从东周到明清时期历史遗存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09-11 07:34:00

新华社济南9月10日专电(记者 王海鹰)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近日对黑虎泉北侧一处建设工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从东周到明清时期各个朝代的文物、遗迹。

据了解,这一发掘区域属济南市六大地下文物保护区之一,此前在周边的县西巷、运署街、高都司巷等地都有过有意义的发现。此次发掘近3000平方米,发现从东周到明清不同时期的遗迹、遗物非常丰富。遗迹包括房址、灰坑、灰沟、墓葬、水井、水渠、灶台等,出土文物则有佛像、金银饰物以及大量陶器、瓷器残片等。

此次发现的佛像雕刻精美,线条圆润,栩栩如生,经考古人员确认为北朝时期造像,遗憾的是目前只发现了佛像头部,考古人员认为,佛像的损毁,应与历史上的灭佛运动有关。

在明清地层的一个窖穴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罐金银饰物,内装各式首饰30多件。记者看到,银饰出土后已迅速氧化,但金饰品仍然金光灿灿。其中最让人惊叹的,是凤形金钗和立姿菩萨耳坠。凤形金钗顶端是一只飘飘欲飞的凤凰,做工繁复精巧;立姿菩萨耳坠虽然长不过4厘米,但采用了圆雕、深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技法,菩萨像立于莲台之上,开脸漂亮,眉目慈祥。从首饰的风格及用以盛装的酱釉罐来判断,考古人员确定为明代饰物,并认为这可能是某个大户人家为避战乱或遭遇某种变故,而埋于地下的。

另外,此次发掘出大量陶器、瓷器。从周代的陶豆、陶罐,汉代的瓦,唐代的青釉碗、青釉罐,以及宋代耀州窑、磁州窑、钧窑系、景德镇、建窑,到明清青花瓷等等,都有大量发现。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王兴华说,在一个区域集中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至少说明,从唐以后这一带就是一个城市化区域,人类活动频繁。如此众多的文物、遗迹,将对研究济南的历史沿革、城市变迁提供非常重要的实证。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