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教师节,今天我请大家做客中南海。”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8位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参观中南海,并进行座谈。
座谈会开始前,温家宝和8位教师一起参观了西花厅。
离开西花厅,温家宝和大家边走边谈,来到不远处的国务院第四会议室。等大家都坐定后,温家宝首先向教师们表示节日的祝贺。他说,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敬意,向全国的老师表示敬意。刚才,我们参观了周总理工作、生活的西花厅,他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国务活动家、全国人民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以自己的崇高品格和风范树立了一面旗帜,我们要向他学习。
温家宝说,国务院不久前决定开始着手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请大家谈谈对这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听听你们希望制定一个什么样的规划?这个规划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在当前教育和教学中,哪些问题是最突出的?是社会最关心的?是群众最关心的?也是教师最关心的?
温家宝微笑着请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汶川县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首先发言。谭国强高兴地告诉总理,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映秀小学8月底已经开学复课。他说,目前农村教育的硬件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但是软件亟待加强,农村教师的待遇、职称和住房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你讲的这几点,对我们都很有启发。”温家宝看着谭国强亲切地说,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实行城乡统筹,把农村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要改善农村教学条件,把学校建成最安全的地方。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教师的待遇、职称、住房等问题,还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教。
杨秀勇建议,政府应合理规划,增加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扩大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数量,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里进行高中阶段的教育。
“以后有机会,希望能到你们那去看一下。”温家宝对巨山小学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鼓励杨秀勇和巨山小学的老师继续把学校办好。
温家宝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我们必须目光远大,把教育搞上去。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他对教师们提出几点希望:第一,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第二,要为人师表。教书者须先强己,育人者须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有重要影响。要重言教,更要重身教。第三,要严谨督学,与时俱进。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温家宝最后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华民族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老师面前,做学生的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做出什么业绩,对老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永远不会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据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