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8月31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决定制定名为“经济版福田视野”的中长期经济结构改革构想,力争将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回归到世界前十位,并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然而,就在第二天即9月1日晚上,福田突然宣布辞职。
福田在宣布辞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考虑到国民的生活,有必要重整局面迎接即将召开的国会会议”。分析人士认为,日本内阁支持率始终低迷、政权运作不畅,加之政府高官曝出丑闻是福田辞职的主要原因,而日本经济目前的表现以及今后可能陷入衰退的窘境与福田辞职也不无关系。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减速以及国际市场原油、矿产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日本内阁府8月13日公布数据显示,扣除价格变动因素,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比第一季度下降0.6%,按年率计算下降了2.4%。其中,出口、个人消费开支及企业设备投资分别比第一季度减少了2.3%、0.5%和0.2%。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个人消费短期内不见好转,日本经济有可能就此结束从2002年2月开始的长达6年半之久的增长局面而陷入衰退。
个人消费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长期以来,由于物价上涨以及企业员工报酬未随企业收益增加而增长,日本个人消费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未对经济增长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成为日本经济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日本总务省8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扣除价格变动较大的生鲜食品,今年7月份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为102.4,同比上升2.4%。这是该项指数连续第10个月保持上升。日本经济财政担当大臣与谢野馨日前表示,物价上涨使消费者变得更加节俭,个人消费开支今后将可能继续下降。
过于依赖出口是日本经济现存的另一大问题。日本经济从2002年开始复苏以来,出口一直发挥着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日本出口增长变得更加困难。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降温,不仅使日本企业对欧美国家的出口减少,就连对中东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增长也在放缓。此外,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岛国,很多原材料严重依靠进口,而在国际市场原油、矿产和粮食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日本企业经营成本大增,导致企业收益下滑、设备投资减少。
为了消除人们对生活前景的担忧、推动经济增长,8月29日,日本政府推出了总规模达11.7万亿日元的紧急经济对策。具体内容包括:控制进口小麦的提价幅度;减轻中、低收入者部分医疗保险费用的负担;支持使用太阳能发电设备并通过减税的方式促进节能投资;创立面向中小企业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信用保证制度,以促进中小企业建立新的价格体系,提高经济增长潜力等。
然而,这项新的经济举措刚刚出台,福田便宣布辞职,这令日本经济界一片哗然。日本最大的经济团体——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御手洗富士夫认为,福田辞职是在政治乱局中为推进政策实施而做出的决断,他希望政府和执政党今后团结一心解决诸多难题,并推行必要的经济改革。日本商工会议所会长冈村正则指出,自民党应尽快选出新总裁,避免政局出现混乱,共同解决所面临的政治和经济难题。
背景资料
福田康夫执政大事记
2007年
9月25日,日本前内阁官房长官、新任自民党总裁福田康夫在日本国会参众两院选举结果不同的情况下,经两院协商后当选日本第91任首相。
9月26日,福田在首次内阁会议上表示,将坚持日美同盟和国际协调为基本外交政策,同时积极推进亚洲外交。
10月17日,日本政府向国会众议院提交了新反恐特别措施法案。由于该法案11月1日未获国会一致通过,日本从印度洋撤回为美英等国军舰提供燃料补给的两艘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
11月2日,福田与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代表小泽一郎举行会谈,提出建立联合政权,遭到民主党拒绝。
11月28日,防卫省前事务次官守屋武昌因涉嫌受贿被捕,其丑闻涉及日本财政大臣额贺福志郎。同时,多位防卫省前官员卷入受贿丑闻。
12月27日至30日,福田应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一致同意加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2008年
1月11日,在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全体会议遭到否决后,自民党控制的众议院以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票强行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进而恢复了海上自卫队执行在印度洋为美英部队提供供给的任务。
3月19日,参议院否决了日本政府对日本中央银行行长的提名,使这一职位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首次出现空缺。
6月11日,参议院通过针对福田的问责决议。这是参议院首次通过首相问责决议案。12日,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在众议院全体会议上通过对福田的信任决议案,以对抗在野党的问责决议案。
8月1日,福田宣布大幅度改组内阁,邀请党内对手、自民党重量级人物麻生太郎出任自民党干事长一职,以提升低迷的民众支持率。
8月26日,农林水产大臣太田诚一的后援政治团体因涉嫌经费申报不当被媒体曝光。在野党要求太田辞职,并指责福田用人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