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奥运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8-08-19 16:46:00

新华网消息 8月17日(星期日)下午2时,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将在新闻发布厅1厅举行奥运会与中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北京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开忠、天津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天伟、青岛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处长刘岐涛将向中外记者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就奥运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奥运会促进中国深化开放和走向世界,推动中国经济在更广更深层次上融入世界。他同时还表示,奥运会带来的经济和投资增量在中国经济和投资总量中的比重很小,奥运会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

王一鸣表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对世界的郑重承诺,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从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后,中国经济增长经历了在高位上持续7年的上升,经济上升的持续时间之长,运行之平稳,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2001-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

此轮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有全球经济处于黄金发展期、我国入世后外需扩大拉动国内经济增长,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承办奥运会带来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以及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的心理预期,对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奥运会促进中国深化开放和走向世界,推动中国经济在更广更深层次上融入世界。

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之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周期性调整之年。进入后奥运时期,前奥运时期体育场馆和关联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大规模投资需求,以及奥运举办期国内外游客带来的巨大消费需求会减弱甚至在短期内消失,但过去30年支撑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基本动力不会发生变化,奥运会带来的经济和投资增量在中国经济和投资总量中的比重很小,奥运会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不会改变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势,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过去7年推动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储蓄率较高,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巨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市场潜力巨大,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以及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不会因为奥运会结束而发生变化。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受奥运经济的影响较小

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发展,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虽然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增长贡献明显,但北京市经济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6%。北京的奥运会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约3000亿元,按奥运投入期4年分摊,平均每年750亿元,仅占中国过去四年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55%-1.06%。“后奥运效应”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城市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美元左右,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从基础设施到制造业、服务业,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交通网络化水平,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奥运会结束不会影响到中国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投资规模,不会出现“后奥运衰退”。

“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正在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已为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政府明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采取措施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这些措施将有效避免经济大的起落,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