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迟锐 实习生 单洪星) 全市农村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建成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15个,市级生态村30个。有31个农产品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有38个产品取得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这是记者从7月24日召开的全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的信息。
据介绍,为推动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我市启动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和“新农村健康行动”,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已建成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15个,市级生态村30个,其中莒县城阳镇创建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同时,在全市实施了以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保产量、保质量、保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两减三保”行动计划。逐步建立了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的长效管理机制,目前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53%。
据了解,我市加强了农村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利用。截至目前,全市共争取各类农村能源建设项目17个,项目资金1140多万元,共建设各类模式沼气池6370个,生产安装太阳灶4000多台。建成风力提水设施18处,总投资337万元,控制灌溉面积近5000亩。通过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了农村能源利用率,推动了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同时,我市还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在五莲县、莒县和东港区分别实施了国家级和省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测土配方施肥实施面积达到150万亩;已建成绿色食品基地6000公顷,无公害食品基地9333公顷,有机食品基地1000公顷,认定有机食品基地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