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我市成功处置一船载混合苯泄漏险情

来源:日照日报 发布时间:2008-07-21 09:08:00

本报记者 刘新英

7月11日入夜,靠泊在岚山港8号泊位的“七星21”轮,在进行内部货物驳载作业过程中,发生了混合苯泄漏事故。

混合苯是一种易燃、易爆、易挥发、有较大毒性的化合物。事故发生地相邻处还有船只和人员正在作业,情况危急!

接报后,市委书记杨军,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赵效为分别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迅速组织现场指挥部采取严密措施,及时消除危险因素,并全面排查隐患,确保危险化学品运输、储藏的安全。强调要及时指挥调度,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

11日当晚,市委常委、副市长侯成君带领日照海事局、市安全监督局、港航局等单位领导迅速连夜赶赴现场,进一步了解事故及险情,指导现场处置。市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科学指挥,妥善处置,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成功避免了一起险情事故。

11日晚19时15分,日照海事局接到报告,在岚山港8号泊位的“七星21”轮在港作业时发生混合苯泄漏。19时35分海事执法人员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处置,责令事故船“七星21”轮停止作业关闭所有阀门,停止船舶主、辅机,安排所有船员撤离到岸,要求相邻的9号泊位的作业船舶停止主、辅机,人员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并组织港口作业人员和船员迅速撤离到300米以外,在海上、陆上分别设置了300米警戒区进行警戒。

日照海事局所属海巡0725轮及时赶到出事水域,与岚港拖6轮组成海上警戒组,组织周围渔船撤离,指挥2艘正在进港的货轮返回锚地。现场指挥部责成船员和海事执法人员佩带防毒面具,定时对船舶舱室货物液面进行测量。有关部门人员每隔30分钟不间断测量大气中混合苯浓度,及时掌控现场情况。

接到日照海事局的报告后,侯成君立即下令启动了《日照市海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并提出了四条要求,要求日照海事局牵头,按照应急预案科学合理调度;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在没有查出泄露原因前不得移动船只和卸货作业;将事故船只周边泊位的施工人员全部撤出警戒区,并及时科学评估混合苯的挥发对周边施工人员及群众人身安全的影响,要科学合理调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事故船舶布设围油栏,防止危险品外泄。

2个多小时后,经过多方努力,险情得到控制,事故逐步得以排除。晚22时30分,连续检测显示8号码头、事故船舶甲板货物浓度检测数值为零、测爆仪检测数值为零。12日凌晨30分,海上泄漏物检测为零。

为查清船舶泄漏的原因,做好险情处置,现场指挥部成立了专家组,具体研究指导船舶的处置工作,邀请的省内2位散化专家于12日中午从外地赶到日照,登轮进行现场勘察,经过海事调查官调查和专家现场勘察分析,查明“七星21轮”在装载液化危险品混合苯从营口开往岚山的途中,2号舱与压载舱之间出现裂纹,2号舱的货物渗漏入压载舱。船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在利用压载管系和消防管系在船内转驳过程中,导致货物从压载管系和辅机冷却管系入海,造成货物泄漏,污染海域。

7月13日上午,侯成君在岚山港召开了有专家和海事、安监局、港航局、港口、岚山区有关负责人以及船东、货主等参加的专题会议,听取专家建议,研究决定下一步处置方案。根据专家建议和港方、货主、船东等的意见,现场抢险指挥部研究决定,组织对船舶进行特别安全处置,到下一目的港卸货。

7月15日,事故船在海巡0725、岚港拖6、岚港拖10监护下安全离港,于7月17日安全抵达莱州港锚地。

危急时刻,众志成城。紧张的五个昼夜过去了,经过参加排险工作全体人员的共同奋战,“七星21”轮混合苯泄漏事故成功排除,险情顺利化解。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