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三条新地铁线路开通 北京交通已为奥运做好准备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8-07-20 08:49:00

蓝白色的水泡、网格状的钢骨,不用看站牌就知道地铁站出来就是“鸟巢”和“水立方”。北京三条直接服务于奥运会的新地铁线路19日同时开通,其中就包括贯穿奥林匹克公园,经过“鸟巢”和“水立方”的奥运支线。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主任刘小明表示,三条新地铁线路的开通,标志着北京奥运交通保障工作已准备就绪。

10号线一期、奥运支线、机场线三条新地铁线路,总长58公里,能够承担每天150万人次的客流,将为缓解奥运期间客流压力,方便乘客前往奥运赛场起到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北京还规划了34条奥运公交专线,直接通达各个奥运比赛场馆,满足乘客观看比赛的需要。同时,北京还在二环、四环、五环等主要道路规划了奥运专用道,保证奥运期间,赛事车辆的高速通行。

但单双号限行后,将有一大批驾车出行的客流转移到公共交通上来,加之赛时的观赛流、旅游流等,北京公共交通每天将增加约450万人次的客流。公共交通如何保障这新增的客流又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刘小明说,为了满足奥运期间乘客出行需要,北京将增加近2000辆公交车辆,每天增加1万至1.2万车次,每天可增加运送280万人次,达到每天1380万至1500万人次。轨道交通通过新线投入运营、缩小发车间隔、扩大列车编组等措施,每天可增加运送110万人次,最高可达每天500万人次。6.6万辆出租车通过加强保养、提高车速、减少空驶等,日均增加客运量50万至60万人次,达235万至245万人次。这样,就能够保证奥运会期间来京客流的出行需要。

据介绍,奥运会期间,北京还将为各国和地区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人员以及观众提供五种不同形式的交通服务。同时,配合场馆交通运行方案,北京市还制定了常规线路夜间散场囤车方案,在23个比赛场馆周边的30余个站点、39条重点线路安排摆渡车,发车时间与夜间散场时间相对应,一般在散场后一小时结束运营。

刘小明说,有了这些措施和市民的积极支持,北京有能力、有信心保障奥运会期间的交通顺畅。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