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梁衡在我市作新闻业务报告

来源:日照日报 发布时间:2008-07-02 09:02:00

本报讯(记者 李敏)精辟独到深入浅出的讲解,聚精会神认真仔细的聆听。7月1日下午,为庆祝《日照日报》创刊50周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原副署长、《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中国记协全委会常务理事梁衡应邀在我市作了《论记者的责任与成功》新闻专题报告,现场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奉献了一场精彩生动而又闪烁着理性光芒的新闻大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毛继春主持报告会。

梁衡,1946年出生于山西霍县(现为霍州市),1968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之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政论集《继承与超越》等。曾荣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散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等入选中学和大学课本。

在2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梁衡结合自己长期的新闻实践和在新闻实践中形成的理论思索,着重对新闻工作者所应负的责任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了生动翔实的阐述,提出,要当记者必须先讲责任,责任是成功的分界线,是成功的出发点,记者的第一素质就是责任心,一个成功的记者应在新闻实践中打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功底,以高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承担起传播责任、政治责任和文化责任。在谈及成为名记者的条件时,梁衡认为,“有一篇或数篇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报道”、“要熟悉报道的领域,并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有一定的新闻理论修养或者其他相关的理论基础”、“有理论专著”这四条是成为名记者的“硬件”。梁衡语重心长地勉励我市新闻从业人员,要有历史责任感和过硬的政治、文化素质,多思、多想、多读、多写,为党的新闻事业多作贡献。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