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伟)近年来,市国土资源局全力做好节约集约用地大文章,收到明显成效,其经验在全省有关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并在全省推广。
在跨越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实现现有土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节约集约用地中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的最佳组合,并因时制宜新增土地,无疑是为全市跨越发展“抠”出更多的“聚宝盆”。基于这一认识,市国土资源局多管齐下,采取了多项措施。
在征用土地中严格把关,做到了“六个不批”:不符合规划、计划,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设项目用地面积超定额指标,国家明令禁止供地,征地补偿安置不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不落实的,皆不予批准建设用地。出台了《建设用地预审办法》,对每一个申请用地的项目,都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进行审查,并提交局会审会进行集体研究。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用地政策的项目,坚决予以退回,发改部门不予立项。去年以来先后退回不符合有关政策的项目336个。
严格执行供地制度,坚持“有保有压”原则,用地指标优先向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倾斜,向提升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倾斜,向现代外向服务业项目倾斜,促进城乡企业用地向高容积率、高密度、高投入、高产出、少用地、多产出方向发展。在土地利用方面实施深度挖潜,推行标准厂房建设,着力发展节地型经济、节地型企业。将申请增资扩大生产的用地单位已使用土地与拟新增加的用地一并计算、核定。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和省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对超定额、超计划用地和不合理用地,该核减的核减,该不批准的不予批准。
引导和组织临港企业通过填海造地等方式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并在保证建设用地需求的同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措施,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共争引国家和省级项目23个、资金2.8亿元,安排市级项目171个、资金6060万元,开发整理土地40万亩,新增耕地50430亩,耕地总量连续11年保持动态平衡。
强化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及时进行跟踪问效。对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开发进度实施跟踪监管和动态巡查,扎实开展对闲置低效土地清理工作。对闲置时间超过一年不足两年的,下达报送闲置土地处置方案通知书,并责令限期建设;对闲置土地两年以上的,予以收回。去年下半年以来,仅日照高新技术开发区便收回闲置低效土地200多亩。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措施,鼓励企业在现有用地上增资扩股,鼓励停产、半停产企业利用现有土地、厂房开展合资、合作和嫁接外资,使一些项目落户到了存量土地上。
我市节约集约用地做法在全省土地利用管理暨节约集约用地先进企业表彰会和全省土地开发整理会议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与会人员纷纷来到被表彰为“全省或全市节约集约用地先进企业”的日照港集团等13家企业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