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我市赴川卫生监督队获卫生部3个先进个人名额

来源:黄海晨刊 发布时间:2008-06-02 09:36:00

本报讯(记者 马骏川) 6月1日,记者连线我市赴川卫生监督队队长解直元。下午4点40分,他们外出监测回来,刚准备打个盹。电话接通的时候,解直元的声音里还透着疲惫。

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解直元表示,随着灾区重建工作的展开,需要监测的地方也有所增加,监督队的工作任务依然艰巨。他算了29日至31日三天时间里队员们的工作量:共监测13个村,2个灾民救助点,6个水厂,30个分散式取水点,19个食品加工经营单位(包括集体食品供应点、食品摊点等),4个医疗点,2个乡镇卫生院,4个村卫生院。“还有中德红十字会野战医院,这是德国通过红十字会在灾区建立的第一个野战医院。”

解直元说,目前灾区食品防蝇、防尘等还达不到标准。居民供水方面也存在很多薄弱的环节。一些水厂的供水管道在地震中受损,工作人员只好边修理,边供水。“生活垃圾和厕所两个方面,是工作最难的地方。”很多法律条文和处罚条例,目前根本不管用,而且监督队只有监测督促的任务,没有其他权限。这给监督队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卫生部给予监督队 3个先进个人名额

电话中,解直元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5月31日晚上,省卫生厅下发通知,卫生部决定给予我市卫生监督队3个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的名额。

“对此,队员们都非常高兴,也很受鼓舞。”解直元说。“只是大部分人都忙于灾后的重建工作,对于卫生监督方面的问题,精力明显有点顾不上。”于是,监督队只能主动去找问题,从角角落落以及群众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一点点清理。

有一次,监督队检查一个村的水井时,发现该水井的环境非常差。上面有污水流经,旁边还有厕所。监督队立即找到该镇副镇长,向其说明情况,然后一连三天跟踪督促。为了尽快帮助他们对该水井进行水源保护,监督队临时变成建筑队,帮当地人搬石头,清理垃圾。

给灾区孩子写公开信

虽然工作紧张,但是监督队没有忘记“六一”儿童节来了。由于手里没有什么礼物,于是监督队就写了一封公开信,给孩子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在他们的监测范围内,学校都还没有开学,很多正在重建中。孩子们没有固定的场所学习,于是监督队就想办法让尽可能多的孩子读到这封信。有人抄写,有人找孩子们读等等。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