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高后两个多月里,上证指数从61 24点的历史高位一路盘旋而下,其间仅有一次像样的反弹,从而构筑了大盘明显的双头顶部形态。而万众期盼的中国石油上市后带给股民的却是无尽的失望。在第一权重股跌跌不休影响下,上证指数昨日首度跌穿作为“牛熊分界线”的半年线的支撑。整整3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狂泻1200多点,跌幅超过20%。回顾牛市开始以来至今,这是时间最长,幅度最大的一次调整。
而在“寒冬”的背后,是牛市“血液”-资金的不断流失。
据全景网的统计,10月份和11月份两个月,包括主板和中小板在内,共有22家公司进行IPO,除了还未开始申购的海隆软件和方正电机,已经完成IPO的20家公司募集资金总额达到973.2亿元,其中中国石油和中国中铁两只“中”字头个股就从市场拿走了近900亿。而前九个月,IPO募集资金总额才达到2983亿元。近两个月的IPO募资额是之前九个月的三分之一。
同时为了回收市场过多流动性,央行9月份以来再三调准备金率,目前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3.5%,为198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截至目前,央行年内已经9次上调准备金率,共冻结货币市场资金高达1.66万亿元。
此外,年关将至,监管层又发出了压缩贷款指令,而且今年的调控要比往年猛烈得多。央行目前已经多次要求国内商业银行严格执行今年的贷款调控目标,并表示对超额贷款的商业银行,将通过发行定向票据等方式予以惩罚。
而今日投资11月份基金经理调查结果显示,91%的基金经理认为当前股市被高估。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已经难以用估值来作为上涨动因的A股市场自然不可避免地要下跌。
但就此说牛市已经结束可能还为时尚早。准确预测“2007年房市大牛,股市中牛”,蝉联三届新财富宏观经济最佳分析师、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就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投资峰会上表示,牛市基础仍健康,目前只是处于上半程。他同时认为,2008年将是牛市从上半场到下半场的转折点。
同时上周中铁等三只新股申购冻结资金达到3.56万亿,再创历史新高。这表明市场其实并不缺钱,缺的只是信心。(曹昱)
老牛抑郁了,给它吃点“药”吧 大盘调整市场的可操作性降低 医药板块复苏刺激板块补涨 投资者可选择业绩增长公司股票
近期市场呈一路下挫态势,市场的重要支撑位一一告破,成交也维持在低量水平,股指在半年线区域展开争夺。虽然大盘调整市场的可操作性降低,但从盘中也可以发现,医药板块逆市走强,最抢眼的要数益佰制药短线上涨了十多根阳线,逆市上涨了40%左右,成为市场中屈指可数的持续上涨的明星股。万东医疗开盘不久便直奔涨停,科华生物、又鹭药业、华北制药,国药股份,康美药业、双鹤药业、华海药业也盘出阶段性底部,处于补涨途中运行。针对目前的持续调整市道,投资者应如何看待医药板块的逆市走强呢?
医药板块自5·30之后,走势明显滞后于大盘,尤其是经历十月初以来的本轮急挫行情,医药类个股普遍重返5·30的低点区域运行,有的甚至创出年内新低,累计跌幅较大。目前市场经过一轮暴跌之后,指数的下跌幅度已经超过20%,显示短线市场的做空动能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我们认为,在大盘调整市道中投资者多选择防御性策略,而医药板块作为典型的防御性品种,在行业复苏和医改政策背景下,有望得到抄底资金的青睐,从而成为基金调仓的主要目标之一。
在医药股的选择上,投资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行业龙头企业,业绩稳定增长,目前市盈率偏低,经过一轮急挫下跌,估值优势重现。其次,医改直接受益品种,随着农村市场和社区医疗市场需求的放大,那些价格低廉、疗效显著的基础用药用量将被放大,优质优价的普药生产厂家将成为医改中最大的受益者。另外,医改方案出台后,各地政府集中招标后,每个地方将会选择2—3家医药流通企业进行统一配送,这些流通企业的配送量将迅速放大,市场集中度将越来越高,其他较小的流通企业将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医药流通企业可关注。最后,选择超跌低价医药股,有增量资金关照的个股。 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