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居民:这样拆迁口服心服

来源:齐鲁晚报 发布时间:2007-10-06 09:02:48
 青岛搁置32年的旧城改造项目在喜庆中动工 这样拆迁我们口服心服

       青岛市云南路片区有4000多户居民,这里建筑陈旧急需改造,但又因人口密度大、人员结构复杂等原因,政府最初的改造谋划不得不一改再改,一拖再拖,竟一直搁浅了32年。而这个被称为青岛市拆迁人口最多、拆迁面积最大、拆迁难度最高的旧城改造项目,在今年再次启动改造计划后,在仅仅两个月里,4622户居民竟全部拆迁完毕。

       几十年的盼望终圆梦

       10月1日上午,青岛市云南路观城花园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升国旗仪式。参加这次升旗仪式的,大部分是云南路改造片区内的居民。这些居民对记者讲,搞这个仪式一为祖国生日庆祝,二是为感谢政府的迁拆工作让他们非常满意。

       云南路片区位于青岛市南区的西部,片区里多数建筑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危陋简易房,户均居住面积不到26平方米,有的家庭祖孙三代居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房屋内。32年前,政府就冻结过云南路片区的户口,谋划过改造,而后又数次提出过改造云南路片区的计划,但终因缺乏相应财力而未能实现。这期间,不少开发商曾希望对云南路旧城区进行商业性开发,不是因无利可图望而却步,就是因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而告退。

       32年过去了,云南路居民几代人也一直在盼望着拆迁改造,盼望着早日从大杂院搬进新楼房。今天,在政府的努力下,几十年的心愿如今就在眼前了。

       政府做拆迁人让百姓满意

       被称为青岛市拆迁难度最高的青岛市云南路片区旧城改造项目,在今年重新启动两个月后,4622户居民竟全部拆迁完成。青岛市市南区政府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在拆迁中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把工作细致做到百姓心坎上。

       云南路片区改造成本高、亏损大,预计将有5-8亿元的资金缺口。由于片区内困难群众多,许多家庭想拆迁,但又怕迁不起、回不来,因而产生抵触情绪。为此青岛市南区提出了“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结合”的旧城改造新模式。政府“变身”为改造拆迁人,政府主导拆迁、建设和安置。为了解决拆迁所需的巨额资金,区委、区政府通过政府融资平台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的大笔政策性贷款;同时,提出了“以丰补歉”的工作思路,将云南路片区与中岛组团进行捆绑改造,解决该片区改造成本高、收不抵支的问题。

       市南区区委书记郄晋生告诉记者,在政策制定上,市南区设身处地为居民考虑,凡是拆迁户应该享有的政策不折不扣地全部落实到人;增加拆迁户的临时过渡补助,凡是能够按时签订拆迁协议并腾房的,政府再拿出资金用于奖励;针对云南路片区土地面积小、承载人口多,难以满足居民全部回迁的现实,政府精心选择异地房源,对选择异地安置的居民,赠送房屋装修等。对无房群众给予廉租房、过渡房等救助;没有能力寻找过渡房的孤寡老人和特困户,由政府提供临时住所……

       政府派车陪市民咨询

       拆迁办工作人员讲的一个故事:一位有点精神障碍的老人,唯一做伴的就是一条狗。动员老人搬迁时,他既不表示搬,也不表示不搬,动员急了,什么也不说,牵着狗就出门了。为了保证老人的安全,也为了防止狗伤人,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就跟在他后面。于是,青岛街头上出现了这样一幕情景:一位老人牵着狗在前面走,一群工作人员在后面跟着,再后面是警车、救护车、工作车。这一特殊的队伍几乎转悠了半个青岛市区,历时4个多小时。最后,老人被感动了,终于同意搬迁,并高兴地来到政府为他找好的临时安置房。

       拆迁拆迁,思想工作是重点。思想通了,群众理解支持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一直靠在拆迁一线的市南区副区长孙兆军说:“保护群众不受到任何伤害,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正是由这种思路的指导,拆迁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在一次政策咨询会上,两位居民从兜里掏出几张文件复印件,对拆迁办负责人说:“这是山东省的拆迁补偿办法,比青岛市的更优惠。为什么云南路拆迁政策没有按山东省的文件执行?”拆迁办负责人解释说,青岛市作为副省级计划单列市,有地方立法权,现行的拆迁办法是省人大审议通过的,具有法律效应。接着,这个负责人又给在场的群众算了一笔账,说明青岛市的补偿办法并没有让老百姓吃亏。但这两位居民依然不太相信,于是拆迁办派了三位同志专程开车到济南,陪他们找有关部门做政策咨询,直到两户居民满意地表示:“这样拆迁我们心服口服。”

       目前,云南路片区旧城改造项目正在一片欢乐气氛中全面开工。

编辑:解贵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