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上涨过快 档次不够高 产品化程度低 流通不够通畅
日照“菜篮子”到底沉在哪儿
“菜篮子”关系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系人民生活、社会和谐
本报讯(记者 孟锋 实习生 张丰
刘晓杰) 近年来,我市的“菜篮子”丰富了不少,但目前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是记者在7月31日召开的全国全省“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的。
据悉,今年上半年,全市瓜菜面积发展到25.5万亩,产量93万吨,收入10.6亿元,不但较好地满足了我市城市居民的需求,而且成功打入青岛、上海等地市场。前六个月,全市肉类总产6.97万吨,蛋类总产4.57万吨,牛奶总产7603.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07%、43.56%、15.58%。
业内人士称,我市“菜篮子”建设与先进城市相比,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粮油、肉禽蛋等食品价格上涨过快。我市农副产品价格偏高一直是广大居民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今年上半年,受全国性生猪短缺影响,我市肉蛋价格上涨到历史最高水平,从而拉动食品价格涨幅达9.5%,直接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6个百分点。
——“菜篮子”食品的档次不够高。初级产品多,精品、半成品少,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所占比重偏低。
——产品化程度低。反映在蔬菜上,生产销售绝大部分依赖千家万户,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所占份额少,直供大型超市的蔬菜基地更少。
——部分“菜篮子”产品市场流通不够通畅,市区农贸市场设施条件比较差,还存有一定的安全质量隐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