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灾揪人心
来源:黄海晨报 发布时间:2007-07-04 14:43:30
◎损失30多万 ◎不敢打官司,只想尽快处理存货
◎本报请读者帮忙出出主意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7月2日上午9时许,一位于姓老人急匆匆来到报社,焦急地说,外甥养黄粉虫被骗了,搭进去30多万元,现在已经急得不知该怎么办了。
这位老人说,外甥去年与河北高碑店市某生物有限公司签订合同,花10多万买了1000公斤黄粉虫,当时公司承诺4个月就出成品,并且保证回收,但现在都快7个月了,还没有结果。
为详细了解情况,记者随同老人来到北京路街道大韩家村。
记者了解到,2006年12月22日,大韩家村村民敖继春以118000元人民币购买了1000公斤黄粉虫种虫。据介绍,当时本打算先买500公斤,但按照河北公司规定,如果一次性购买1000公斤,可以来车免费拉货,并且可以作为日照地区的总代理,有权发展其他养殖户。为获得这一优惠条件,敖继春一家东凑西借,加上贷款,咬咬牙拿出了血本。
1000公斤黄粉虫不是小数目,记者在现场看到,一盒盒的黄粉虫占了两个大仓库,单养殖盒就有近千个。他们说,光订做养殖盒子就花了1.8万元,还有养殖架,全部用木头制作,也花了2.4万多元。黄粉虫需要吃麸皮、花生饼、玉米面,还要两天喂一次胡萝卜,按照批发价格,麸皮每公斤0.90元,胡萝卜每公斤0.36元,算下来,最近两个半月就喂进去6万块钱,加上雇佣的8个工人的工资及房租费,如果现在停产,总共会赔本30多万元。
记者在其家中还看到一份这样的协议:“山东日照代理敖继春,为河北某生物有限公司在日照地区发展养殖户,因没有做到协议要求的工作程序,按公司规定理应取缔,因个人遇到困难向公司请求支援,公司经协商后给予支持,将批准敖继春代理期限延长到2007年10月1日,在此期间,敖继春个人为公司发展的养殖户,按规定照常享受效益反馈10%,因敖继春个人能力有限,公司允许敖继春在2007年10月1日前可以辅助公司将山东日照代理转让他人,代理费用由敖继春拥有……”
据介绍,签订合同时公司承诺,黄粉虫种虫4个月后便能长出成虫,一次可产出6000公斤,届时公司将上门回收。而今,面对敖继春这种情况,一切原因便都归结为了“技术不过关”。什么样的技术才算过关?敖继春他们不明白,他们所用的养殖方法都是严格按照公司技术员的传授进行的,不敢有丝毫马虎。
面对这一残局,敖继春一家不敢再拖。如果继续养着黄粉虫,还不知要亏多少,所以他们干脆辞了工人,停止喂饲料。有人建议说可以起诉,但面对不知深浅的官司,他们实在没有胆量再次冒险。老于说,他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卖了现有的货,虽然还是亏本,但至少可以给一些养貂、养鸡等养殖户提供些低价饲料,毕竟黄粉虫富含高蛋白。
面对敖继春一家的灾难,看过现场的人无不觉得揪心,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本报邀请大家给出出主意,欢迎与本报联系。
电话:13562448657
邮箱:rzhhcb@sohu.com◎损失30多万 ◎不敢打官司,只想尽快处理存货 ◎本报请读者帮忙出出主意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7月2日上午9时许,一位于姓老人急匆匆来到报社,焦急地说,外甥养黄粉虫被骗了,搭进去30多万元,现在已经急得不知该怎么办了。
这位老人说,外甥去年与河北高碑店市某生物有限公司签订合同,花10多万买了1000公斤黄粉虫,当时公司承诺4个月就出成品,并且保证回收,但现在都快7个月了,还没有结果。
为详细了解情况,记者随同老人来到北京路街道大韩家村。
记者了解到,2006年12月22日,大韩家村村民敖继春以118000元人民币购买了1000公斤黄粉虫种虫。据介绍,当时本打算先买500公斤,但按照河北公司规定,如果一次性购买1000公斤,可以来车免费拉货,并且可以作为日照地区的总代理,有权发展其他养殖户。为获得这一优惠条件,敖继春一家东凑西借,加上贷款,咬咬牙拿出了血本。
1000公斤黄粉虫不是小数目,记者在现场看到,一盒盒的黄粉虫占了两个大仓库,单养殖盒就有近千个。他们说,光订做养殖盒子就花了1.8万元,还有养殖架,全部用木头制作,也花了2.4万多元。黄粉虫需要吃麸皮、花生饼、玉米面,还要两天喂一次胡萝卜,按照批发价格,麸皮每公斤0.90元,胡萝卜每公斤0.36元,算下来,最近两个半月就喂进去6万块钱,加上雇佣的8个工人的工资及房租费,如果现在停产,总共会赔本30多万元。
记者在其家中还看到一份这样的协议:“山东日照代理敖继春,为河北某生物有限公司在日照地区发展养殖户,因没有做到协议要求的工作程序,按公司规定理应取缔,因个人遇到困难向公司请求支援,公司经协商后给予支持,将批准敖继春代理期限延长到2007年10月1日,在此期间,敖继春个人为公司发展的养殖户,按规定照常享受效益反馈10%,因敖继春个人能力有限,公司允许敖继春在2007年10月1日前可以辅助公司将山东日照代理转让他人,代理费用由敖继春拥有……”
据介绍,签订合同时公司承诺,黄粉虫种虫4个月后便能长出成虫,一次可产出6000公斤,届时公司将上门回收。而今,面对敖继春这种情况,一切原因便都归结为了“技术不过关”。什么样的技术才算过关?敖继春他们不明白,他们所用的养殖方法都是严格按照公司技术员的传授进行的,不敢有丝毫马虎。
面对这一残局,敖继春一家不敢再拖。如果继续养着黄粉虫,还不知要亏多少,所以他们干脆辞了工人,停止喂饲料。有人建议说可以起诉,但面对不知深浅的官司,他们实在没有胆量再次冒险。老于说,他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卖了现有的货,虽然还是亏本,但至少可以给一些养貂、养鸡等养殖户提供些低价饲料,毕竟黄粉虫富含高蛋白。
面对敖继春一家的灾难,看过现场的人无不觉得揪心,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本报邀请大家给出出主意,欢迎与本报联系。
电话:13562448657
邮箱:rzhhcb@sohu.com◎损失30多万 ◎不敢打官司,只想尽快处理存货 ◎本报请读者帮忙出出主意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7月2日上午9时许,一位于姓老人急匆匆来到报社,焦急地说,外甥养黄粉虫被骗了,搭进去30多万元,现在已经急得不知该怎么办了。
这位老人说,外甥去年与河北高碑店市某生物有限公司签订合同,花10多万买了1000公斤黄粉虫,当时公司承诺4个月就出成品,并且保证回收,但现在都快7个月了,还没有结果。
为详细了解情况,记者随同老人来到北京路街道大韩家村。
记者了解到,2006年12月22日,大韩家村村民敖继春以118000元人民币购买了1000公斤黄粉虫种虫。据介绍,当时本打算先买500公斤,但按照河北公司规定,如果一次性购买1000公斤,可以来车免费拉货,并且可以作为日照地区的总代理,有权发展其他养殖户。为获得这一优惠条件,敖继春一家东凑西借,加上贷款,咬咬牙拿出了血本。
1000公斤黄粉虫不是小数目,记者在现场看到,一盒盒的黄粉虫占了两个大仓库,单养殖盒就有近千个。他们说,光订做养殖盒子就花了1.8万元,还有养殖架,全部用木头制作,也花了2.4万多元。黄粉虫需要吃麸皮、花生饼、玉米面,还要两天喂一次胡萝卜,按照批发价格,麸皮每公斤0.90元,胡萝卜每公斤0.36元,算下来,最近两个半月就喂进去6万块钱,加上雇佣的8个工人的工资及房租费,如果现在停产,总共会赔本30多万元。
记者在其家中还看到一份这样的协议:“山东日照代理敖继春,为河北某生物有限公司在日照地区发展养殖户,因没有做到协议要求的工作程序,按公司规定理应取缔,因个人遇到困难向公司请求支援,公司经协商后给予支持,将批准敖继春代理期限延长到2007年10月1日,在此期间,敖继春个人为公司发展的养殖户,按规定照常享受效益反馈10%,因敖继春个人能力有限,公司允许敖继春在2007年10月1日前可以辅助公司将山东日照代理转让他人,代理费用由敖继春拥有……”
据介绍,签订合同时公司承诺,黄粉虫种虫4个月后便能长出成虫,一次可产出6000公斤,届时公司将上门回收。而今,面对敖继春这种情况,一切原因便都归结为了“技术不过关”。什么样的技术才算过关?敖继春他们不明白,他们所用的养殖方法都是严格按照公司技术员的传授进行的,不敢有丝毫马虎。
面对这一残局,敖继春一家不敢再拖。如果继续养着黄粉虫,还不知要亏多少,所以他们干脆辞了工人,停止喂饲料。有人建议说可以起诉,但面对不知深浅的官司,他们实在没有胆量再次冒险。老于说,他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卖了现有的货,虽然还是亏本,但至少可以给一些养貂、养鸡等养殖户提供些低价饲料,毕竟黄粉虫富含高蛋白。
面对敖继春一家的灾难,看过现场的人无不觉得揪心,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本报邀请大家给出出主意,欢迎与本报联系。
电话:13562448657
邮箱:rzhhcb@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