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 > 图说日照
我要投稿

即将消失的老手艺—编簸箕

发布时间:2014-06-03 15:48:00

    本报记者 陈为峰
    5月29日,五莲县潮河镇京庄村,村民王源波正在自家门楼下的阴凉处编簸箕。王源波告诉记者,编簸箕一般在地屋子里,那里潮湿,编簸箕的柳条子不会因干燥折断,这几天天气潮湿,地屋子里待时间长了难受,所以搬到室外来编。但也要不断地喷水保持湿润。
    簸箕是一种扬米去糠的器具,在农村是每家的必备生活用具,近几年随着免淘稻谷和成品食品的普及,这种工具在农村渐渐失去它的功用。
    潮河镇京庄村编织簸箕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这个有着230多户人家的村庄,有三分之一的人家从事柳条编织,前些年,编织、出售簸箕等生活用品,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用簸箕等生活用品的人少了,再加上价格也不高,青年人纷纷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10多位老人割舍不下这份情结,农闲时节还在从事着这门古老的手艺。
    每年的二伏季节,村民会把成熟的白柳收割,脱皮后晒干储存,用的时候提前几个小时放在水里浸泡3至5分钟,然后捞出,让水分慢慢浸润到柳条里,让柳条变得松软,便于编织。编织簸箕分装量棍、编簸箕、旋簸箕和“按舌头”4个步骤。装量棍是把浸润好的长67厘米的柳条,用细绳排在长62厘米的窄木板(量棍)上,一般粗条子需要80根左右,细一点的条子需要120根左右。把排好的簸箕架子编成半成品,然后用葛条和棉槐条子把3个边包起来称为旋簸箕,最后在簸箕的前端装上薄木板做成的“舌头”,一个簸箕就算完成了。一般一个熟手一天能编2至3个,像69岁的王源波这个年纪的人,一天也只能编1个。
    在村西北的一个斜坡上,村民石金刚和张德胜正在一个低矮的地屋子里编簸箕,这个地屋子是石金刚、张德胜和张德荣3位村民合伙建的。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地面在地下1米处,潮湿的小屋有利于柳条松软,便于编织。他们这些快70岁的人,外出打工无门,在家默默地传承着这门古老的手艺。“一年编织200多个簸箕,还耽误不了农活,赚的钱称盐打油足够啦。”石金刚满意地告诉记者。
村民王源波在整理编织好的簸箕。村民张德胜在地屋子里编织簸箕。
    村民石金刚用锤子敲打柳条,让柳条松软便于编织。村民邸继兰用簸箕簸麦子。村民王源波给白柳树打药。

编辑:黄建玲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