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 > 日照故事
我要投稿

董茂兆的浮来砚

发布时间:2015-08-04 08:56:51

        记者 陈为峰 摄影报道
  7月29日,在位于莒县县城正西10公里的刘家官庄镇小河北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子里,堆满了浮来砚料石,大大小小的上千块。民间艺人董茂兆正冒着30多度的高温,在他的那间6平方米左右的小作坊里利用电动设备制作浮来砚。这几天董茂兆相中了一块满意的浮来砚料石,趁着灵感,他迫不及待地忙活起来。根据石料的形状,经过电动设备打磨、粗加工,然后用自制的工具根据事先画好的草稿凿、刻、刮、磨,一上午的时间,一块山水浮来砚慢慢成型。
  董茂兆1957年出生于浮来山南麓的刘家官庄镇小河北村,小时候,他和小伙伴们经常在山坡上、田地里发现形状可爱的石头,当时只是觉得好玩,后来从大爷遗留下来的一块块浮来砚才知道,这些石头是浮来砚石。
  董茂兆的大爷董作会小时候上过几年学,有一手灵巧的刻制浮来砚的手艺。只可惜18岁就在村里当村长的大爷,因为董茂兆的父亲参加了八路军,被人告密,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被日伪军在莒县县城东的一块荒地里残酷活埋。
  照着大爷留下的几块浮来砚,董茂兆自己制作工具,有模有样地做起来。
  由于制作浮来砚费时费力不赚钱,家里人纷纷反对,董茂兆一度放弃了这个爱好,一门心思地干活养家。上世纪80年代初,从加工2分5厘一块的水泥砖,到上世纪80年代末买了一辆12马力的拖拉机搞运输拉沙子,他把4个孩子先后培养成人,并成家立业。2008年,51岁的董茂兆又萌生了制作浮来砚的想法。2009年10月,在村里遇到“送书画进万家”的莒县民间艺术家们,改变了他的命运。后来拜师于制砚名师杜廷相先生,制作技艺随之突飞猛进。他制作出的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会上获得好评。
  董茂兆雕刻的山水人物俱佳,鸟兽虫鱼都被赋予了生命,每方砚台的制作都选材施用,构思精巧,刀法独特,具鬼斧神工之妙,让人看过慨叹造物之独特和作者的匠心之独具。
  浮来砚,是鲁砚的一支,在古代即载入史册,相传苏东坡任密州令曾为之作铭。明朝万历年间作为贡品,并受当时权贵器重喜爱,后期因为历史原因,制作的技艺也随之失传,曾一度被收藏界视为稀品。为了不让这门手艺失传,董茂兆,这位普通的民间艺人,在默默地坚守着。

编辑: 万德方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