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晨曦初露,港城日照的东港区济南路小学的南侧,一抹独特的荧光黄便开始在曙光中跃动,宛如一座流动的灯塔,引导着孩子们安全前行。她,就是李红,一位用平凡书写非凡的牵手志愿者。
时光回溯到2021年,李红毅然加入日照市牵手志愿者协会。从那时起,她就与“牵手斑马线”的护学岗位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坚守,便是四个春夏秋冬。四年多的日子里,她的志愿服务时长累计已超过1500小时,护送学生更是高达2万人次。每一个清晨、每一个黄昏,她的身影总是准时出现在淄博路与曲阜路的交叉口,成为了一道令人安心的风景。
风雨无阻的守护者
无论是骄阳似火的盛夏,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柏油路面仿佛都要被融化;还是寒风呼啸的严冬,凛冽的寒风如刀子般刮过脸颊,李红从未有过丝毫动摇。她身着那标志性的荧光黄马甲,口衔哨子,手持护学旗,在车水马龙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稳稳穿梭。
2024年2月,一场罕见的冰雪天气席卷了日照市。道路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结冰的路面给行人和车辆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关键时刻看担当,李红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除冰队伍。她手持工具,一下又一下地挥镐铲雪,4个小时的连续操作让双手在寒风中渐渐失去知觉,并磨出了一个个水泡,钻心的疼痛让她额头布满汗珠,但她没有一丝退缩。因为她深知:“路通了,孩子们上学才安全。”在她的努力下,道路逐渐恢复了畅通,孩子们得以安全地踏上上放学之路。
而这,仅仅是护学工作的一个缩影。护学岗位上的李红,用心关注着每一个细节。当看到有孩子的鞋带松动了,她会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为他们整理好,专注的眼神里满是对孩子们的关爱;面对在马路上逆行的电动车,她会礼貌而温和地劝阻:“家长同志,为了孩子安全,请绕行。”简单的话语里,传递着对学生安全深深的担忧和守护。
在看似平凡的四年中,李红累计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高达800余次。她还在“一盔一带”宣传活动中积极奔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安全知识,受益家长达3000余人次。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不仅保证了济南路小学的孩子们平安来去,也让家长们深切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温暖。
细微之处见真情
李红非常有心,也非常细心。她有一个专用的护学包,就像是她守护孩子和家长的“百宝箱”。包里常年备着创可贴、纸巾和备用雨衣等常用物品,随时准备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有一天,一位低血糖的家长在校门口突然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李红发现后,立刻从护学包里拿出一颗糖果递给家长,关切地说:“快吃颗糖,缓一缓会好一些。”在她的帮助下,家长的不适很快缓解。还有一次,一位老人不慎摔倒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李红第一时间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扶起老人,询问情况后迅速联系老人的家属,并陪伴在老人身边,直到家属赶来。
不仅如此,李红还十分贴心地为骑行家长自费购买了反光贴。她知道,在光线不好的清晨或者傍晚,这些小小的反光贴就像是给孩子们的“安全翅膀”,能让车辆更好地注意到他们。家长们纷纷对她的付出表示感激,常说道:“看到‘红姐’在,我们就安心。”
李红的温情服务并不仅仅局限于护学岗。在连续三年的“全国助残日”,总能看到她陪伴着残疾儿童游览海洋公园的身影。她耐心地为他们讲解各种海洋生物的知识,看着孩子们脸上绽放出快乐的笑容,李红的内心也充满了喜悦。重阳节的时候,她又会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修剪指甲、陪他们聊天。她用实际行动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尊重。而她累计参与捐衣活动5次,也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了一份份关爱。
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坚守
“孩子安全大于天”,这句李红单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她内心最坚定的信念。女儿在济南路小学毕业后,有人劝她可以“功成身退”了,毕竟已经付出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李红却笑着摇摇头说:“这些孩子就像我的儿女,守护他们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了。”
这种坚持,甚至在与病魔的抗争中也没有丝毫改变。2024年,李红生病住院,在医院的日子里,她心心念念的还是护学岗位和孩子们。躺在病床上的她,依然通过微信群协调护学排班,反复叮嘱队员们:“雨天要提前到岗,路上可能会有积水,一定要注意孩子们的脚底下。”那语气里,没有一丝因为自己生病而带来的虚弱和懈怠,有的只是对孩子们的浓情厚爱。
时光流转,济南路小学的孩子们对这个总是穿着荧光黄马甲的“妈妈”感情愈发深厚,总爱亲切地喊她“黄马甲妈妈”。那抹荧光黄,早已超越了它的本身意义,它不仅仅是安全标识,更成为了一种城市文明的温暖符号。
李红用四年的坚守,默默地诠释着志愿精神。她无需豪言壮语,只是在日复一日中,把平凡的事情做到了极致。正如她所说:“能看着孩子们平安长大,就是我最骄傲的勋章。”她用自己的行动,点亮了日照这座海滨城市的文明之光,让这束光洒遍了每一个角落,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田。
来源:日照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