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新闻
我要投稿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革命精神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4-02 16:29:17

编者按
  每一个为国捐躯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不应被忘记的英勇故事,都蕴藏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他们有的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奋勇杀敌,壮烈牺牲;有的在敌人的刑场上,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英勇就义;有的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忘我工作,以身殉职,他们的高尚革命情操和英雄业绩,与山河共存,永垂青史。
  为缅怀先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日照英烈谱褒扬烈士精神”纪念宣传活动,激励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薛翰亭:忠诚履责 实干担当
  薛翰亭(1911年—1959年),名彦林,字翰亭。莒县夏庄镇薛家石岭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莒县第七区区长、莒中行署民政科科长,莒临县抗日武装大队长、县长,行署秘书长、新海连市市长、山东治淮指挥部政治部党组书记、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
  在治淮期间,带领民工完成土方4827万立方米,筑堤800多公里,建拦河坝50 余座,受到水电部表彰。1959年病逝。
  薛翰亭出身地主家庭。1924年,父亲被刘桂堂匪帮绑架,折磨致死,家道中衰。1931年夏,薛翰亭入莒县初级中学读书。1934年因宣传抗日抨击时政并联名写信要求驱逐一个庸碌的教师而被开除学籍。次年在本村创办小学并任教。1938年参加由共产党人郭有邻等领导的莒县民众抗敌自卫团,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9月,担任莒县七区马坡乡抗日民主政府乡长。1940年起,历任莒县七区区长、莒中县政府民政科科长、莒临边县办事处主任兼武装大队大队长。1943年9月,莒临边办事处改为莒临县政府,他任县长兼县独立营营长。1944年春,他率独立营配合兄弟部队攻克夏庄日伪据点,活捉伪七区区长。自1945年8月,相继任滨海二专署秘书处主任、滨海行署民政处处长、莒县县长、新海连市长。1949年底调导沭整沂委员会任副主任兼工委书记。
  他勤于学习,团结和依靠广大技术人员,处理从勘测到设计施工的一些重大工程技术问题,深入工地调查研究,解决问题。4年间同其他领导人员一起,指挥了10 期导沭、 3 期整沂施工,出动民工114万人次,完成土方4827万立方米,受到水电部表彰。 1954年,山东导沭整沂委员会改为山东治淮指挥部,他任党组书记,翌年改任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兼党组副书记。1959 年 2 月 22 日因病去世。
  为褒扬薛翰亭同志生前的革命事迹,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于1963年9月13日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张元一:抗美援朝 铁血荣光
  张元一(1920 年—1952年),号京春,莒县马山村人,抗美援朝烈士。
  张元一出身中农,1932年始念私塾,1938年辍学务农,1940年起,任本村民校教师。1948年他参加人民解放军,为第三野战军八十一师二四一团二营机枪连战士。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3次立一等功。
  渡江作战期间,他所在的机枪连的任务是压住对岸敌军的火力点,掩护大军抢渡。战斗正激烈的时候,他所在的船中弹漏水,他一边塞住漏洞,一边猛烈射击敌人,使连队及时抢渡至南岸,攻克了国民党军据点,保证了顺利渡江,立一等功1次。
  解放上海时,在攻打上海外围的战斗中,张元一手持机枪,射击稳、准,正面摧垮了国民党军火力点,完成了战斗任务,立一等功1次。
  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他奉命保护交通沟,并坚守一座运输大桥,战斗中,张元一腰部受伤,但仍顽强坚持,终将敌军火力压下去,使部队安全过桥,战后,又立一等功1次。后牺牲在“十行里”战场上。

孙京成:战斗模范 忠勇无惧
  孙京成(1925年—1949年),本名敬成。莒县东莞镇东莞村人,一级人民英雄。
  1946年秋,孙京成参加莒沂县独立营,先后参加过泰安、莱芜、孟良崮及临沂等战役,后随部队转战苏、豫、皖等地。1948年6月中旬,解放军发动豫东战役,孙京成被选入突击排,担任突破开封城南门的任务。突击排战士伤亡殆尽,只剩下孙京成和一个战友,二人依托掩蔽物奋力还击,打死、打伤敌军多人。当大部队入城时,孙京成已7处负伤,战后他被评为“一等战斗模范”。
  1948年底,他随八纵队参加淮海战役,任一营一连副班长。在一次异常激烈的争夺战中,一连的首长先后负重伤或牺牲,一时无人指挥,形势十分严峻。孙京成身先士卒,率领全班冒着密集的弹雨,冲向敌军的地堡。全连士气顿时大振,夺取了敌军据点,俘虏、击毙了数倍于己的敌军官兵,缴获了大批武器。孙京成被评为二十三师“一等战斗模范”,后又被华东野战军授予“一级人民英雄”奖章,同时,升任班长。
  1949年春天,孙京成随部队参加渡江战役,到达镇江后,旋即向上海挺进。1949年5月25日,在上海外围攻坚战中牺牲。

李宜纯:舍生忘死 青春报国
  李宜纯(1964年—1986年),东港区日照街道上李家庄子人,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臣。1982年应征入伍,1985年4月,在老山前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年1月28日,收复167高地战斗打响,他带第一爆破组冲在前面。在离主峰十几米处,遭到暗藏在4号洞内敌人的突然袭击,两位战友牺牲,他也腹部受重伤流血不止。班长田井爬上来要为他包扎,他推开班长的手说:“时间就是胜利,你掩护,我再上!”说罢拖着爆破筒向4号洞爬去。在接近洞口时,又被敌人手雷炸伤胸部。这时,他忍受着痛苦不顾一切地扑上去,拉燃爆破筒,塞进洞口。随着一声巨响,他昏了过去。
  醒来,见为他包扎的田井、曹明柏也都负了伤。他强忍剧痛坐起来说:“你们快去搜查洞内,我去占领主峰。”说罢艰难地向主峰爬去,经过的草地、碎石沾满了他的血迹。主峰夺回后,他慢慢地合上了眼睛。牺牲时年仅22岁。

庄仲宣:红色忠魂 千古流芳
  庄仲宣(1899年—1950年),涛雒镇庄家村人,年轻时捕鱼为业。
  1940年,庄仲宣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乡长、区长等职。1949年冬在司法科任副科长期间,上级指示组建南下船队,支援部队解放东南沿海岛屿,他主动请求南下参战。他说:“我虽年过半百,但年轻时下过海,弄过船,水性好,保证完成任务!”领导同意他的请求,任命他为南下船运大队长。他率船队日夜兼程奔赴前线。1950年3月5日到达浙江镇海。正当船队靠岸时,敌机赶来袭击,子弹击中他的头部,血流如注,昏倒在船上。通讯员为他包扎,他从昏迷中醒来,吃力地喊:“不要管我,快叫同志们隐蔽!”话音未落,飞机再度俯冲扫射,又将其胳膊打断,光荣牺牲。

编辑:滕伟伟
审核:马丹
统筹: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