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 本报论苑
我要投稿

“供给侧改革”框架下的日照产业升级

发布时间:2017-07-13 16:14:10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是目前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
  习近平最初在国际场合上谈“供给”的含义,是在2015年11月18日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他指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即所谓的“供给侧改革(Supply-side reform)”。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供给侧改革”一般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当今中央统筹国际与国内、着眼当前与长远、兼顾战略与战术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在“创新增长方式”方面提出的最具针对性和行动性的重大举措。
  其实,关于供给侧方面的研究,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国外就有先例。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但是中国“供给侧改革”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改革。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经济发展遇到了瓶颈:一方面,国内部分产能出现过剩(号称“笨重的巨无霸”的钢铁、煤炭、造船(航运)等所有这些国有企业不但产能过剩并占据了大量人力、资金、土地等资源,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老百姓日益增加的高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
  那么,新常态下,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对接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全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从供给、生产端入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通过解放生产力,升级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从全国范围看,中国已经有很多顺应供给侧改革潮流转型成功的企业———如:美的集团一方面让产业转型,提供新供给。如2015年美的集团开发了一款针对日本市场的电饭煲,结果显示美的在高端电饭煲上已经可以媲美日本品牌;另一方面,按照地方需求,倒逼后端的供应链和制造体系改革,做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好产品,更好地解决结构性的供需错配———这些企业成功转型的例子,对我们日照经济结构调整及转型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其实,在中央大力支持下,日照这些年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势头良好,成绩来之不易。但不可否认,我市经济发展也存在着供给侧与消费需求的不足。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日照居民也跑到国外抢购智能马桶盖、化妆品、婴幼儿奶粉等商品。这从供给角度看,就是典型的消费供给跟不上消费需求升级步伐,即供给侧不足制约了经济增长。对此,日照将如何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及时准确了解我市各产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确保日照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提高及在山东乃至全国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确立,我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走访企业等方式,对我市第一、二、三产业企业进行了调研,具体剖析了目前各级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结合日照的实际,作了理论和经验上的探讨,并提出了客观的供给侧改革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方案,希望能为日照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树立——— 利用市场力量的意识
  王毅(全国人大常委、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在凤凰国际智库和世界资源研究所研究会议上发言:怎么样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更理性化,需要依靠市场解决,而不是完全靠行政命令、政策解决,这是供给侧改革应该考虑的很重要的问题。
  为此,要想使日照的第一、二、三产业升级转型,光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是不够的,各级政府及产业主体要树立利用市场的力量来解决经济发展中问题的意识,强行去杠杆,让“僵尸企业”破产的破产,关门的关门,重组的重组,改善产业供给。政府要主动从市场干预中退出来。
去杠杆——— 对不合格的供给产业主体
  产能过剩源于大量不合格的供给主体(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 原因就是政府杠杆的保护。朱海就(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指出:中国存在广泛的产能过剩、供需不匹配的原因就在于存在大量不合格的供给主体。比如,国企就是这样的供给主体。在产能已经过剩的情况下它还可以继续生产,继续提供不合格的产品,扭曲生产结构,因为有政府保护,有银行还在继续为它提供资金,维持它的生产。这样市场就没有办法将它们的产能出清掉。在国企比重还比较高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普遍的产能过剩。
  日照也是如此。因此,在改造这些第二产业,尤其是国企或者事业单位主体的同时,要切断它们的资金来源,去掉政府干预这个杠杆。
去库存——— 创新降税政策供给
  多年来,作为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兼具了消费和投资的双重属性。但是,当下房地产产业也是所谓的“库存过剩”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目的,不是鼓励房企不顾一切地建房,而是要房企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采取降价等措施把房子卖出去,在调控层面消除供给制约,让农民工能够买得起住房,使农民工市民化。可是,房地产库存过剩的根源来自政府的税收政策———即房地产收入的70%上缴国家税收。这样只会加重房地产企业和居民负担,挤压企业盈利、减少居民消费,结果可能演变为事实上的过剩。
  因此,日照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及各级政府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沟通和协调,只有政府降税,才能够形成政策和行动合力,促使房地产这样的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
去产能——— 制造业转型出精品
  我们常说的过剩问题是指制造业上的产能过剩。美的集团副总裁袁利群说,“去库存、去产能非常重要。但是供给侧改革不能简单理解为去库存。制造企业要加快转型出精品。”
  这说明我们日照第二产业制造业的过剩问题,最好的出路就是要产品转型升级出精品,并加快推进精品工程。
补短板——— 增加消费端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新供给
  在2016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发表主题演讲指出:“目前互联网还是集中于对需求侧产生影响,然而在未来,互联网会在供给侧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供给侧改革产生的需求会成为走向未来的源动力。”这说明,当前互联网新时代的供给侧改革,是增加消费端的基础设施供给。
  因此,当前我们日照第三产业的互联网业对供给结构进行调整。如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不足和供给分布不均等问题需要通过在生产领域推进一系列改革,达到互联互通的目的。实现各区域、各县市生产要素互通有无、产业产能优势互补、发展经验互学互鉴,优化项目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和联动效应,实现日照经济整体增长。
劳动力升级——— 培育“匠心”人才
  经济学家张茉楠认为,在方针导向上,要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历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历程。这就要求在要素投入上,注意通过人力资本的充分开发使用来促进经济增加,以适合将来产业升级与经济布局调整的必要,实现劳动力升级与产业转型尤其是产能过剩制造业的匹配。即,精品工程需要出精品的“匠心”人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也就是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可持续投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当下我市中高端人才还是相对比较匮乏。我们必须加快人才发展保障机制的完善,建立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分流等全方位人才管理模式,让人才成为经济发展助力。

  (市社科联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课题组 负责人:郑美花 成员:田宏、王文娜、郑伟、成积广)

编辑: 万德方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