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家日照
我要投稿

刘汉良:跨海的飞翔

跨海的飞翔

发布时间:2016-03-07 14:19:49

  特派记者 田文佼 实习生 胡雯珺

□刘汉良简介
  刘汉良,1974年生于日照市黄墩镇大朱洲村。1992年到大连务工。2003年自主创业,成立大连玺达传媒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多年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2014年加入大连法制宣传协会,任理事。2015年加入大连山东商会,任副会长。
  越过物博人灵的齐鲁大地,沿山东半岛径直北上,穿越海风猎猎的渤海湾,便是大连。日照到大连,对于离家二十余年的刘汉良而言,不单单是一千多里的路程。这场跨海的博弈,历经风雨,经得起岁月的敲打和磨砺。
  刘汉良,这位精明英挺的商界精英,用自己的拼搏与胆识,讲述着一个跨越渤海湾的奋斗故事。


命运抉择 毅然北上
  1974年深秋,日照县黄墩镇大朱洲村一个普通的农户家,第三个儿子出生了。他便是刘汉良。
  刘汉良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大字不识的母亲,更是觉得努力学习考个大学无疑是一个“正当”出路。而对于童年时候的刘汉良,相比起学习,上山放羊、河里摸鱼、滑冰,显得更有吸引力。
  “小的时候,母亲对我很严厉。母亲没有文化,但是她时常劝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走出农村,摆脱贫困,她对我和哥哥们的学习要求很高。但是七八岁的小 孩,对学习完全没有概念和主动性。有时候贪玩作业没完成,放了学,老师不让走,冬天冷的时候,蹲在老师家门口的石磨前补作业,手都冻坏了。好不容易回到 家,本想着跟母亲诉诉苦,迎来的却是母亲的批评。”刘汉良回忆道。
  煎饼里面抹上盐和花生油,是刘汉良小时候最爱吃的。“那时候家里穷,棒米饼 子是每天的主食。每逢过年才能吃上白面。”对于童年的记忆,刘汉良说除了贫穷,便是做不完的农活。“父母很辛苦,农忙过后,父母还会到地里捡花生。有一次 晒地瓜干,晚上要下雨了,我们哥仨都被从被子里叫起来去捡地瓜干,走着走着就会睡着。每年到了冬天,晚上还得起来推磨,从晚上九点多转到凌晨二三点钟。那 时候年龄小也转不动,转着转着也会睡着。”
  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让刘汉良觉得,吃饱穿暖才是最大的幸福。他在心里默默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走出这座小山村。
  一转眼,刘汉良升上了初中,长成了大小伙儿。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时,却发现之前落下的已经弥补不上了。“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家庭,家里有 三个孩子,生活条件是很艰苦的,更别说什么辅导了。”刘汉良说。那时的生活就像一滩死水,除了极为吃力的学习任务,更多的就是麻木的体力活。家庭的贫困给 他的求学生活带来很大困扰,基础差、辅导不到位,这些都严重打击了他对学习的信心,作为十几岁的小伙儿,只能在这团“死水”中挣扎着。为了给父母减轻家庭 压力,也为了给自己谋求另一条出路,不让岁月磨尽自己的锐气和锋芒,刘汉良决定不再拘泥于学习,他想到外面看看。
  改革开放,聚焦沿海。尤其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媒体的宣传,给正值年轻气盛的刘汉良极大震撼,那时“打工”一词并不像现在这样流行,但刘汉良想试试,并盯上了沿海都市——— 大连。
  之所以选择大连,不仅是因为想要投奔当时正在大连打工的大哥。刘汉良凭直觉断定,沿海城市,尤其是大连这样已经发展起来的大都市,一定会利用地域优势先 富起来。男儿志在四方,何堪小城折腾?1992年,邓小平南巡开启了改革的春天,而18岁的刘汉良却怀揣着家里卖猪得来的220元钱,与对未来的美好憧 憬,毅然决定北上,登上了去往大连的客船。
敏于商机 开拓进取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大连,已然是大都市的模样:高楼林立,道路宽阔。相比家乡泥泞的小山路、斑驳的院墙,和几年也去不了一次的日照城区,如此繁华的大连带给刘汉良的是一种眼花缭乱的晕眩,还有一丝丝恐慌。
  那时的通讯方式主要靠书信。到了大连后,刘汉良按照信上的地址,想要去投奔大哥。而大哥在心中提到的地址并不详细,只提到居住在一个叫做“周水子黄泥 坑”的地方。“我坐上了公交车,想去到大哥信中提到的地址,便遇上了我在大连的第一位‘贵人’,是一位公交车司机大姐。大姐让我跟着她在车上坐着,一路打 听上车的乘客有没有知道这个地方的。直到晚上八九点,大姐下班了,才让我下车。我很沮丧,心想还是回老家吧,便连夜步行了十几公里路,到了火车站,打算天 亮就回家。不知不觉地躺在车站门口睡着了。约摸着天亮了,我突然感觉有个熟悉的人影从我眼前晃过,睁开眼发现竟然是我千辛万苦寻找的大哥!”冥冥之中的心 灵相通让刘汉良和大哥相聚了,也正是这一奇妙的瞬间,让刘汉良与大连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来乍到的刘汉良因为没有学历,只能从事一些建筑、装修零碎的体力活。而他的内心却又是渴望学习的。于是他四处打听寻找机会,也会通过书信的方式跟同来大连的老乡沟通,寻求帮助。
  他乡遇到故乡人,该是怎样的欣喜?在刘汉良来大连第一年底,便遇到了这样一位老乡。
  郭大哥,是刘汉良在大连遇到的第二位“贵人”。同为日照人的郭大哥开了一家装修公司,他看中了刘汉良年轻肯学、敦实憨厚的品质,又是老乡,便聘用了刘汉良,给了他在大连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也开启了刘汉良大连的奋斗历程。
  “我与大连有缘,所以一来就很顺利。在打工的这几年也是顺风顺水。”刘汉良一脸的淡然。“每年都会给自己定个目标,也在慢慢地离梦想越来越近。”
  谈及打工的那几年,刘汉良最要感谢的便是老乡和身边的朋友。“一个外乡人在一座繁华得让人睁不开眼的大都市,毫无背景,也没有人脉,都是靠自己一点点的积累和身边的朋友的帮助。”带着这份感恩感念,刘汉良的人脉圈被打开了。
  2003年,刘汉良想到了创业。说干就干,于是不顾一切的朝着那个内心的方向前进。
  在装饰行业七年的摸爬滚打,为刘汉良积累了大量人脉,加上在这个圈子里刘汉良个人的信誉上佳,人缘广泛,人品绝不含糊,以至于很多客户都主动提出与他合作,觉得公平实在。就是靠着这些,他打开了局面,在激流中奋起双桨,驶向前方。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别人给予多少,而在于自己能创造出多少。一个人的成就如同一座座山峰,只有永不满足,勇于追求卓越的挑战者,才能从一个顶峰走向另一个更高的顶峰,去领略那无限的风光,展现无限的人生价值。
欲成功者 立德为本
  企业的成功不仅仅是创造经济价值,还要创造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企业的成功不是看你赚了多少钱,而是看你为社会贡献了多少。刘汉良创办企业至今都坚持着 一个理念:人活着,立足于天地间,就不该辜负有限的生命,一定要有所作为。只有变得更强,才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的价值。正是这样充满责任感的信 念,让刘汉良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对待事业斗志昂扬。
  刘汉良懂得,理念的传递,身教好于言传,所以,他更像是大连玺达企业的源头活水,为人亲和,以乐观感染人。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让员工积极向上,而这种精神,更是层层扩展,在对客户的服务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凭着过去建立起来的良好信誉,以及出色的经营理念,刘汉良一手办起的大连玺达企业渐渐被大众认可。看着公司的蓬勃发展,刘汉良更加深刻地感到了“责任” 这两个字的重大意义。刘汉良懂得,他要做的不只是一个可以产出的小公司,而是利益社会的大企业,有口皆碑的大品牌。也正是刘汉良如此深刻的思想,成就了大 连玺达企业高远的战略目标。
  成功的事业背后,刘汉良更懂得怎样去感恩和回报。“人要学会感恩。在我困难的时候,有太多的好心人施以援手,我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现在有能力了,应该尽我们的能力去帮助身边的人。”
  刘汉良说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一名军人。而在2015年,这个梦想也变成了现实。2014年,刘汉良加入了大连法制协会,并加入了大连预备役二 师,圆了他的军人梦。每年的重大普法节日,刘汉良会跟随着法制协会的志愿者一起去人流密集的地方普法。“力量虽小,却也是自己的一份心。聚少成多,便可以 汇聚成大的力量。”
  雄浑的齐鲁文化奠定了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文化根基。齐鲁大地乃两千年历史的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儒家思想传承千年,渗透在山 东人民的血液中,铸就了山东人敦实、仁厚的特殊品质。刘汉良亦是如此。在大连的这二十年间,刘汉良除了他的事业之外,默默地坚持着他的另一份“坚守”:为 大连助残事业奉献着自己的绵绵之力。2005年开始,他为大连市残疾人学习型家庭赠送《大连日报》《新商报》《大连法制报》《地铁时报》,2016年,通 过大连市残联宣文处,向残疾人文联赠送大连报业集团的《海燕》杂志,帮助残疾文学青年立业成才。十余年来,刘汉良为大连报业集团和大连市残联联合推出的文 化助残活动夯实了基础。二十年的风雨兼程,刘汉良用自己无悔的青春告诉人们:业绩,赢得尊重;功成,立德为本。
  细水长流,刘汉良用自己的坚持,努力为这一份事业发光发热。
  大连的夜晚灯火阑珊。二十多年了,刘汉良似乎还是没有习惯这里的喧嚣繁华。闭上眼,脑海里上演的依旧是儿时放羊的山坡上,三三两两的小伙伴嬉闹着,刘汉良躺在暖熏熏的夕阳里,翘着二郎腿,西边头上的火烧云烧得像一片高楼林立,他指着天边,喊向伙伴:
  “看呐,以后我一定要去那里看看!”

编辑:李波
审核:
统筹:刘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