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近年来,岚山区积极探索文化书院建设路径,创新实践“四个一”模式,全方位激活社区文化活力,打造居民精神文化家园。
创新“一条融合路径”,打造特色文化IP。
以社区文化书院为核心,融通18处社区文明实践站,整合文化小院、好人工作室、非遗工坊等22类多元空间资源,建立“1+18+22”的文化服务矩阵。建立文明实践“文化资源库”,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岚山号子、渔民剪纸等39个传统文化服务项目。创新推出“观澜”文化书院品牌,以“一街一品”为原则,构建岚山头街道“渔风海韵”、安东卫街道“卫韵文澜”等差异化文化书院矩阵。
建立“一套服务项目”,满足全龄化需求。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供精准化服务。针对女性居民,开设涵盖房屋收纳、花馍制作、手工编织等16项内容的技能培训班;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办老年大学,开设书画、声乐、民族舞蹈等9个课程,并组织作品展览、文艺汇演。针对就业创业群体,培育“慧心巧制”“社区微业”等12个就业创业服务项目。针对青少年群体,培育“银辉和娃娃”等18个服务项目,开展“娃娃成长营”等活动1600余场次,帮助社区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搭建“一条发展路径”,文化赋能基层治理。
发挥社区“文化书院+”功能,创新“红辉新语”理论宣讲、“文润岚山·艺联万家”等品牌,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文明实践我践行”活动1700余场次。推动文化书院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推出“渔嫂拉呱”“渔您乡约”等服务项目,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安全知识培训等15项文明实践活动。打造“船老大”文明实践讲堂,召开“老船长”议事会,引导群众依法解决邻里之间矛盾纠纷。举办社区民俗文化展演、社区邻里公益市集等特色活动1400余场次,搭建邻里守望互助新平台,赋能社区治理成效。
探索“一个长效机制”,推动优质资源下沉。
根据群众需求,精心设计月度文化服务清单,建立“需求清单”与“资源清单”“文化清单”三张清单,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推进文化书院与老年大学、青年夜校、社区就业超市及乡村文化小院4类资源共建共享,为群众提供多元服务。拓展文化书院新路径,打造文明实践有线电视智慧平台,开设“文明岚山”“文润岚山”等6个一级模块,“文化书院”等24个二级模块,构建“1+6+24”模块化内容矩阵,通过立体化模式,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惠及群众。 (日照报业通讯员 梁镇韬 朱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