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岚山区
我要投稿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行动

“文明秩序”的基石铺垫

发布时间:2017-08-29 09:00:58

公共秩序,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创城三年,岚山区坚持以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为重点,广泛动员和组织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建美丽岚山,共享发展成果。
  三年间,文明秩序带来的变化或许能让你印象深刻———
  斑马线上,车辆自觉礼让行人;旅游景点,市民和志愿者自觉捡拾垃圾;沿街商铺,门前三包变成习惯,占道经营、店外经营越来越少……
  文明秩序,不仅是“创城”的需要,更是城市的需要,群众的期待。


  

变化一:交通秩序好了,停车位规范了,心里亮堂了……
  安东二路,城区主干道之一。道路两侧商铺林立,论车辆人流密集程度,在岚山首屈一指。
  然而,这条道路,在创城以前,却是交通拥堵的重灾区,原因无他———作为城区核心区主要道路,安东二路跟万斛路、观海路、明珠路等多个繁华路段交会,交叉口多,车辆人流密度大,再加上不遵守秩序等现象严重,交通拥堵并不意外。
  以安东二路与观海路交叉口为例,过去这里车辆占道行驶、抢闯红灯、见缝插针式超车等时有发生,出租车随意停靠拉客并不鲜见;行人闯红灯、电动车转弯逆行更是猖獗,市民对此反映强烈。
  “这个交叉口,是我回家的必经之路,以前每次开车经过这都小心翼翼,因为电动车经常冷不丁地窜出来,刹车有时候都来不及……”家住岚山头街道,在银座上班的宗女士对此深有感触。
  秩序,展现的是文明,关乎的却是民生。整治,势在必行,不仅是创城需要,更是群众期待。
  伴随创城轰轰烈烈地开展,岚山区将文明交通作为重点整治内容———
  重新铺设了沥青罩面,施划了规范停车位、斑马线……每天早上7:30,交警、志愿者准时上路指挥、劝导交通,三年的坚持,文明交通之风吹遍岚山大地。
  现如今,安东二路上,是这样的一番景象:车辆来来往往,各行其道;行人有条不紊,安全穿行;数名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文明交通劝导员,手拿小红旗,引导车流、人流有序通行;斑马线上,车辆自觉停下来,让行人先行……
  “现在,大家的素质确实提高了,不文明出行的现象少多了,这不,刚才过斑马线的时候,看见一辆车过来,我就停下了,那辆车却主动停下来示意我们先走,感觉咱们城市越来越有温度了……”市民王女士高兴地说。
  其实,最能感受文明出行变化的莫过于交警。
  8月14日,民警焦安源来到岚山中路与玉泉二路的十字路口礼让斑马线查处点,“虽然每天还有不礼让行为,但礼让的车辆越来越多,证明我们的宣传和治理见成效了,市民的文明出行意识也提高了。”
  伴随行车秩序并行整治,停车秩序也逐步规范。
  论人气,银座商城在岚山首屈一指。同时,又因为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让市民爱恨交加。
  “过去,银座偌大的停车场,居然没有划停车线,管理不规范、不到位,车辆乱停乱放也没人管,导致进来的车没地方停,要走的车出不去,很窝火……”回忆起银座的停车场,市民刘先生坦言。
  创城,就要以民生为导向,绝不能留民生死角!
  近日,在银座停车场,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地面干净如新,大大小小的车辆整齐停放在车位上;进出车辆,在管理人员的指引下,有序地进出……
  “现在,停车场规范了、有秩序了,逛银座不用愁停车,心里那叫一个亮堂。”市民王先生高兴地说,他刚好把车停好。
  为进一步规范交通秩序,创城工作中,岚山先后启动“交通违法随手拍”,让闯红灯、超车行驶等不文明行为无所遁形;下沉警力和志愿者到路面开展交通劝导,对不礼让斑马线行为严管重罚……一批批散漫无序的难题被根治,文明出行习惯被养成,城市气质也在不断提升。
  

变化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了,群众出游素质提高了,旅游形象更好了……
  说起岚山旅游,多岛海景区不得不提。作为岚山的会客厅,多岛海景区每年夏天都吸引大量来自本地以及临沂、江苏等地的游客到景区休闲、避暑。
  伴随着人气的暴涨,景区诸多问题也走上前台:停车场杂乱无序,沙滩上垃圾随处可见,流动商贩猖獗,拉客宰客现象严重……
  长此以往,砸的不仅是旅游招牌,更是城市形象。
  改变,迫在眉睫!于是,针对一场旅游秩序的战役打响———
  硬件上,投资近百万元对景区内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设置了200余面警示标志和遵德守礼牌,整平沙滩,更新维护旅游设施,搞好绿化美化,有效提升了旅游服务环境。
  软件上,加大安保力度,专门配备了10名浴场管理救护人员,重点检查景区消防设施配备、娱乐设施安全防护、食品安全、海上救护队日常巡查情况等多项内容,从细节上全方位查找隐患,并迅速整改。
  近日,在多岛海景区看到,人头攒动的景区内,道路通畅无足,沙滩上干净整洁,停车场内车辆停放整齐,几个志愿者在捡拾垃圾……
  “这是我第一次来岚山,感觉这里的天空、大海蔚蓝干净,沙子细密绵软,安全设施也很到位,让我们体味到了内陆所没有的景致。”在多岛海景区避暑纳凉的内蒙古游客王春光说道。
  “每年夏天,我都要带着家人来岚山玩,除了海鲜一如既往地好吃外,与以前相比,多岛海更干净、更有秩序了。”年年都来岚山的临沂游客侯先生说,现在景区内还经常看见市民和志愿者自觉捡拾垃圾,确实比以前更文明了……
  多岛海的嬗变,只是岚山文明旅游的剪影。
  三年来,针对景区旅游,岚山区根据《岚山区关于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的实施方案》(2015年印发)、《岚山区旅游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岚文体旅发〔2016〕1号)、《日照市2017年文明旅游行动实施方案》(日文明办〔2017〕41号)等文件的相关要求,在各景区设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站点,先后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组织“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宣传,清扫景区周边的垃圾、清除墙壁死角和电杆上的“牛皮癣”小广告。向游客分发《文明旅游倡议书》1000余份,组织文明旅游专题培训5次。
  如今,岚山的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了,群众出游素质提高了,旅游形象也更好了。
  

变化三:街道整洁了,占道经营少了,市场秩序规范了……
  门前三包,是创城的重点,更是创城的难点。
  一些沿街商铺,乱停乱放、乱泼乱倒致使门前卫生“脏乱差”,很多市民都感同身受。“假如沿街商铺都能够自觉把门前的卫生搞好、维持好,咱们的城市环境还能再上一个台阶。”市民高先生说道。
  近日,走在青赵线高兴段马路上,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每隔不远就有几名身穿印有“文明巡查员”字样服装的人在道路两侧巡回走动,有群众到沿街店铺购物、吃饭,随意将电动车、机动车辆停靠在店铺外或是道路上,巡查员即刻上前进行劝阻,引导其将车辆整齐停靠在划定的停车区域内。
  同时,以往卫生脏乱、杂物堆积的现象不见了,店铺前垃圾、杂物也消失了,夏季肆意生长的杂草也被清理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新栽植的整齐的绿化带,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类似的变化,岚山城区同样在上演。
  过去,针对沿街、市场等市容执法,不可谓不多。然而,应对集中执法活动“突击战”,经营者的“游击战”却打得“有声有色”。市容整治,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恶性循环。
  创城,不仅考量决策者的魄力,更有决策者的智慧。
  于是,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街长制”应运而生。由此,市容环境“整治—反弹—再整治”恶循环被打破,城市管理从执法部门集中整治的“突击战”时代,进入“街长”日常巡查驻守的“阵地战”时代。
  如今,在岚山各路段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街长责任制公示牌,上面清晰地标注了每条路段的包联单位、包联区域及监督举报电话,市民可根据路牌提供的信息随时电话反映和举报发现的城市管理中的相关问题。
  近日,岚山区住建局办公室主任陈磊,下班路上发现岚山西路有两基路灯被撞倒,影响车辆来往安全,当即在岚山城市管理群里“@”了市政处负责人张培军。很快就有人赶到现场冒酷暑对被撞路灯进行了处理……这是“街长制”发挥作用的生动写照。
  思路一变天地宽。以此为带动,从城区到乡镇,从社区到农村,从沿街到市场……“街长制”迅速在岚山全面推广开来,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数据显示,自城市管理“街长制”举措实施以来,岚山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排查维修,共更换维修道板8 . 7万平方米,维修更换路沿石及界石5.8万余米,整修树池石1万余套,新安装挡车柱1750余个,维修沥青路面8000余平方米,浇筑水泥路面7000余平方米,维修、更换各类灯具1200余盏,新安装及更新路灯31基,新更换塑料垃圾桶200个,维修更换、调整雨水箅、雨污井盖697套,对城区雨污水管道、泵房进行了全面清淤,补植绿篱6000平方米、乔灌木约9000棵,清理城区道路沿线两侧绿化带浮土和垃圾约1200吨、杂草和枯枝落叶等约20万平方米,清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1000余吨,组织500余名保洁员对城区“牛皮癣”进行了全面清理,对多岛海景区进行了全面排查维修,城市颜值进一步提升。( 通讯员 王田 安钊)

编辑:陈蕾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