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日照讯 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着眼于精致城市建设,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创新工作思路,补齐工作短板,扎实推进垃圾分类试点片区建设,力争点上出彩、线上结果、面上开花。
“三支队伍”讲好垃圾分类故事。山海天城乡建设管理局联合各界力量,成立山海天垃圾分类党员志愿服务队、红领巾志愿服务队、“海鸥”志愿服务队,依托三支志愿者队伍,有计划、有重点、有节奏地开展全民总动员。借助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活动,广泛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商铺等“九进”宣传行动。通过发放明白纸、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广大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
“三个引进”打通垃圾分类全链条。引进社会成本,采取“政府投资+社会资本”的方式,建起山海天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处理厂,补齐末端处理设施短板。项目年处理建筑垃圾150万吨,有效破解了区域内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处置难问题,实现专业垃圾综合处理、资源循环再利用。引进智能设备,在试点小区设置了智能垃圾分类屋、智能垃圾分类站,居民只需按照提示,便可完成自主分类投放垃圾。开发“海鸥回收”App,建成海欧再生资源回收站享受可回收物有偿上门回收服务,实现再生资源回收与其他生活垃圾收运“两网融合”。重视人才引进,注重校企合作,与山东水利学院环境与资源系“联姻”,资源共享,创造性开展合作,为垃圾分类提供人才支撑。
“三步走”辐射带动分类试点。开展垃圾分类以来,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通过三步走实现垃圾分类以点带面。“撤桶并点”,整合并规范城区主干道及沿街垃圾桶摆放点,改换垃圾分类桶,实现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定时定点”收集,试点小区内,居民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将分好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环卫部门在约定的时间段内定时定点上门清运。“一站四点”存处,先后提升改造垃圾转运站 5座,建成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暂存点14处、建筑装修垃圾收集点11处、建筑垃圾填埋点1处,实现分、收、运、处四个环节有效衔接。(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隋言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