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孟祥燕 通讯员 刘芳)开发区地税局将“征管基础建设年”作为突破提升工作的总抓手,不断强化纳税评估工作,聚力抓好组织收入中心工作。
根据金税三期系统筛查出的可疑点,开发区地税局对26家企业进行纳税评估检查,检查重点为全区重点税源企业及拥有自有房产、土地的企业,检查发现11户企业欠缴税款77.12万元,已补缴入库税款67.6万元;对欠缴土地使用税的8户企业进行纳税评估,累计评估入库税款248.7万元。同时,对市局抽查的3户企业开展纳税评估检查,切实发挥了评估检查促征管、促增收的作用。
加强制度管理,夯实评估基础。建立健全纳税评估工作中的异常提醒、税务约谈、调查核实和评估案件移交等制度,对评估实施各环节的业务流程、文书制作、工作时限及评估资料的整理归档等要求分别进行细化明确。建立纳税评估定期报告与通报制度,纳入绩效考核,对工作不力、反馈结果不及时、复评发现新问题的,进行过错责任追究,确保评估工作落实到位。
加强行业管理,摸清行业特点。根据行业特点、行业规律和主要涉税风险控制点,建立汽车及零部件、浆纸及印刷包装、粮油食品等行业的纳税评估模型,提高行业税收管理的针对性,为同一行业纳税评估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加强税源分析,提高检查针对性。将土地房产税、所得税申报等作为税源跟踪监控的重点,对长期零负申报、销售收入申报不实等疑点加强筛选和分析,查找症结,提高纳税评估工作的针对性。
加强风险管理,防范执法风险。实行重点税源逐户评估、一般税源按行业评估、零散税源按区域评估的评估模式,组织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专职评估人员负责重点税源企业和高风险企业的评估,由税收管理员兼顾辖区内纳税人的日常评估,并针对不同风险纳税人采取不同评估措施,提高评估效率,减少税收管理风险。
加强过程管理,确保全程覆盖。评估前,对企业纳税资料进行充分的案头疑点分析,全面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评估中,坚持评估与服务相结合,针对评估中发现的政策性问题、财务核算方面的问题,及时向纳税人宣传解释,帮助企业整改。评估后,坚持“惩教结合、以查促查,以查促管”的原则,及时将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并结合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加强部门协调,形成评估合力。加强税源、收入核算、征管、税政、法规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共享机制。将纳税评估与日常管理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在加强税源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纳税评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