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莒县
我要投稿

莒县:高增幅背后有“密码”

发布时间:2018-08-15 08:37:16

  可比增长9.1%——近日,2018年上半年莒县经济运行成绩单揭晓。

  盘点经济数据,成绩斐然:上半年,莒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87亿元,可比增长9.1%,高于全市1.2个百分点;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3亿元,可比增长20.2%,税收占比87.3%,均位居全省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

  今年以来,莒县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供求结构持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新动能增强,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有力的“期中考卷”,正在为莒县高质量发展积蓄新能量。

  稳有张力,稳在哪里

  “稳”字当头,企稳向好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聚。具体来看,工业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上半年,莒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6.44亿元,同比增长7.2%。

  农业生产基本保持稳定。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1.99亿元,可比增长4.1%,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0.9亿元,可比增长18.9%,同比提高10.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分别高出省、市4.1、4.5个百分点;共批复基建项目291个,计划总投资295.65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52个,计划投资252.28亿元;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持续发力,百项县重点工程项目,有80个项目达到时间节点要求;房地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新开工房地产项目建筑面积4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8%。加快完善县级项目库,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12个重点领域,初步筛选81个项目列入储备库;其中17个项目列入市重点项目,8个项目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储备库,其中已有2个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

  质效提升,升在何处

  今年上半年,莒县经济质量效益双双提升,为高质量征程开好头起好步。

  财税效益好,财政收支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1.33亿元,占预算的52.07%,同比增长20.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2.89亿元,占预算的5 8 . 12 %,同比增长38.6%。并被国务院评为全国财政管理工作先进县,位列省获表彰三个区县之首,获得中央奖励资金2000万元。

  结构更优,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从三次产业增长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09亿元,同比增长3 . 6%;第二产业增加值93.63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92.15亿元,同比增长11.8%,三次产业比为10.2∶45.3∶44.5。

  投资活力增强,夯实高质量发展后劲。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高于全市4.5个百分点。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143个,同比增长60.5%,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4个百分点。

  “双招双引”成效显著,对上争引再结硕果。截至目前,招引过亿元项目31个,其中,过5亿元项目11个,过10亿元项目7个。在首届“毋忘在莒”发展大会上,总投资132.62亿元的12个项目集中签约。莒县经济开发区总投资318.7亿元的26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海右化工产业园区成功获批全省首批30家综合化工园区之一,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高新技术产业园正式挂牌成立,智慧家居、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精密器械等10多个“四新、四化”项目落地建设;高端塑料产业园16座标准化厂房基本建成,第一批15家企业入驻,塑料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深入开展“项目资金争引年”活动,1—6月份共争引上级各类无偿扶持资金2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2亿元、同比增长18%。

  动能增强,强得怎样

  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明显,工业经济高质量运行。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6.44亿元,同比增长7.2%,总量列全市两区两县第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3亿元,同比增长12.4%,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六大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累计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体量的80%以上;工业用电量完成9.94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1.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实现99.84亿元,同比增长16.36%,占工业总产值比重49.20%。创新平台活力迸发,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6.42亿元,同比增长77.19%,占GDP比重1.75%。

  乡村振兴开局有力,农业农村蓬勃发展。坚持全域谋划、项目推动,编制完成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把环青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发展示范区作为乡村振兴的“龙头”,聚力打造省级以上示范项目;招贤曲坊田园综合体等总投资82亿元的8个田园综合体项目启动实施;夏庄绿茶、小店绿芦笋等19个特色农业示范园加快推进。三产融合加快,新六产经营主体发展到91家,经营主体固定资产达到20.68亿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889家,家庭农场337家,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53.4万亩。夏粮生产再获丰收,收获小麦37.5万亩,总产14.5万吨。

  农村电商迅猛发展,上半年,农产品上行交易额达1.29亿元。实施“十大绿化工程”和“十大兴水工程”,目前已完成植树造林3.9万亩;40项水利工程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3.14亿元,形象进度60%。

  服务业增长迅速,文化旅游持续升温。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2.9亿元,同比增长9.2%,位列两区两县第一。城区主要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85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超过第一季度;电子商务发展热度持续升温,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13.19亿元,同比增长30%。文化旅游业加快突破,上半年,17个重点旅游项目,完成投资16 . 95亿元;共接待游客326.48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收入2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3.5%、27.3%。(通讯员 王哲)

编辑:李正秀
审核:
统筹: